厚德 励学 敦行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招生信息 - 招生信息 - 2012年中考化学辅导

2012年中考化学辅导

发布时间:2012-05-28阅读次数:
初中化学考前复习的建议
                    马鞍山八中 黄思国                
前言
    现在距离中考还剩下二周的时间,如何利用这宝贵的时间进行中考化学复习和考前各种准备,发挥时间的最大效率,调适好考前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我们每位家长和考生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我从“中考化学考什么”、“这两周时间怎样复习”和“化学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看法和建议,希望对你的迎考提供参考。
一、    化学中考怎么考
1.考试的性质和命题的依据
安徽省中考是毕业学业考试,命题既要考虑毕业考试,又要考虑升学它不仅仅是为高一级学校选拨合格的新生,更主要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种检测。因此,因此考试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考纲》
2.几组数据以及说明的问题
n     均分:09年43分,10全市均分45分,11年45.95分
n     基础分:09年69%,10全市均分70%,11年73%
n     45分以上比例:10年59.67%,11年61.33%
n     50分以上比例:10年48%,11年43%
n     56分以上比例: 10年28.67%,11年20.33%(满分64分)
以上数据说明:
1.题目难度小,一年比一年简单。
2.考生上一般高中,化学的保本分数至少是45分,省示范高中52分左右,达上二中至少56分以上。
3.试卷分析
(1)题型和分值
    中考化学试卷共三大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其中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计20分,填空题5小题,计38分(第15小题附加分4分),计算题1小题,计6分,卷面总分64分,但总得分不超过60分。从11题到16题是固定的题型,11题一般提供实物,根据实物填空,09年水瓶、10年世博会展品、11年药品实物图。12题实验题。13题流程题。14题、15题探究题,16题化学方程式计算。
(2)知识点分布统计
    初中化学共五个一级主题,分别是: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二级主题共
18个,也就一百多个知识点。
中考的16道题目涵盖了初中化学的所有一级和二级主题的考查,有的一道题考查多个点,如第11题考了五个二级主题,有的一级主题和二级主题被多次考查,如质量守恒定律在五个小题中被考到。第5题考查实验操作,属于科学探究考查,考核过程与方法;第13题第(5)小题,第14题第(5)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重点考查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于一级主题科学探究的特殊性,与在教材中这一主题不能独立于其他学习主题一样,中考试卷也是贯穿于其他知识的考查中,在此没有单独分析。
因此,中考试题,知识点涵盖全面,内容考查完整。
3)试题特点
1.考查内容和题型基本稳定(相似度80%
     2009年、201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比较
     与2009年试题相比,题目没有太大的变化,选择题第1、3、4、5、6、8、10题,考查的方式和内容和去年基本一样,另外3题略作变化。
2.依据课程标准,突出对化学主干知识的全面考查
    与2009年一样,2010年的试卷对化学的主干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查,试题所涉及知识点有:物质的组成、物质结构、物质分类、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基本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计算、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营养素、化学实验基本操、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区分、酒精灯使用、铁的锈蚀等,都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基本没有偏题、怪题、难题(13题第4小题值得商榷)。这些化学基本“知识和智能”依然是今后中考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学生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
3.注重实验设计、探究能力的考查
    新课程要求加大对科学探究考查力度,尤其是对探究实验的考查力度,2010年的中考试卷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第5、12、14、15题,都是实验探究题,第14题还要求考生能克服思维定势,能提取题目所给信息,解决实际问题(14题分析),第15题,要求考生会设计实验方案并画图表示出来,这是历年中考没有考过的方式,是一种创新。
4.关注热点,联系实际,体现化学与生产的紧密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中考考查的目标之一,试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物质的用途、食品安全、金属的利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饮用水的净化、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社会的热点问题等多角度进行考查,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化学的理念。
 
二、    如何复习
1.依纲据本,全面梳理。
强化记忆,全面过关。(对考纲上的考试内容要全面过关。尤其是化学用语,如化学方程式要保持不失分)
2.适当练习,保持做题的感觉。两天做一套题。最好是去年的中考题。
3.补缺查漏,不留盲点。如果有错题本更好,把错题本翻一翻,没有错题本,把近期的考卷翻一翻,看一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再巩固,再复习。
4.复习考中要注意的问题:
(1)别去滥做超纲题目:
在平时的学习和中考复习中都要依纲靠本,注意对知识的实质性理解,牢固掌握所学习的知识系统,逐步形成和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说,初三的学生才学习了一年,内容不是很多,中考前同学要有充分的信心,相信自己在最后阶段只要注意方法还是能出效果的。
(2)立足基础注重思维方法
近几年来,化学中考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在不断地改革,改革使考试更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所以考试还是强调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联系实际能力考查。因此,复习时不必去乱做、滥做各种难题、怪题或超纲题目,而要抓好基础,并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提升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
(3)克服紧张情绪通过现象看本质
从最近几年中考化学试卷的命题情况分析,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内容日益增多,考题中常常会把化学原理置于生活情景中,其实只要掌握课本中的化学基本原理,仔细分析题目,克服紧张心理,不难从中挖出现象背后的化学本质,找出正确答案。
(4)注意生活中的化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下面列举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下半年的几个热点问题,供你参考。
染色馒头
2011年4月11央视《消费主张》曝光:上海华联等十多家超市多年来出售染色馒头。《食品安全法》
 
面粉增白剂
我国卫生部等部门31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自201151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这两种物质。
牛 肉 膏
牛肉浸膏(Beef Extract),又称牛肉膏。是一种以鲜牛肉为原料,利用食品生物技术,经酶解、热反应等生产环节,同时添加部分氨基酸、糖类、天然香辛料等营养物质,而加工成具有浓郁肉香风味的天然调味料。当中含有肌酸、肌酸酐、多肽类、氨基酸类、核苷酸类、有机酸类、矿物质类及维生素类的水溶性物质。牛肉膏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发酵及各种培养基的制备。这玩意有牛肉的香味,过量食用牛肉膏或会致癌
        行业使用:主要是面馆、大排档以及熟食店。另外,一般路边的牛肉面馆、做牛肉加工的厂家用的比较多
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18日称,近日,在和平区一大棚内查获毒豆芽”25余吨。经检测,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其中,人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恩诺沙星是动物专用药。8人以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
据《长江日报》 4月19日报道在辽宁省沈阳市平区一大棚内查获“毒豆芽”25余吨。
上海高层住宅大火
我国2006年发布新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等级标准》,提高了外墙保温材料的阻燃性能指标。根据新的标准,保温节能材料如采用纯聚氨酯,具有易燃性的安全隐患。
石 油 泄 漏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对该海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太空一吻醉神州
2011年11月3 日凌晨1时30分,“神舟八号”与 “天宫一号”,在距离地面343公里的轨道上,进行了历史性的一吻。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这两个航天器组合体飞行段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负责组合体飞行控制,“神舟八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按照计划,组合体飞行12天后,将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再次构成组合体,继续飞行2天。此后,两航天器分离,“神舟八号”飞船计划于11月17日晚返回地面。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安信地板深陷有毒门甲醛超标
罐车抛锚致浓盐酸泄漏烧路
2011年11月11日上午7时许,一辆从潍坊青州开往青岛电厂的载有28t浓盐酸罐车,在环湾大道瑞昌路上桥口处抛锚,由于抛锚处是一斜坡,车上的盐酸从罐体顶部泄漏出来。盐酸流到马路上迅速腐蚀蒸发,冒出白色的酸雾。事发后,两辆消防车迅速赶到现场,耗水近30吨对泄漏盐酸进行稀释处理,上午9时,盐酸腾起的白雾和泡沫渐渐消散,交警部门联系了拖车将罐车拖离上桥口斜坡,并对罐体进行了重新密封加固。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将化学知识渗透到社会课题中进行考核,不仅可测试学生的学科素质,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每位学生都要关心生活中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及与化学有关的重大事件,学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解释,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近年来中考试题,可以发现与生产、生活实践及新科学技术的联系很多,化学知识本身与人们周围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有密切的关系,掌握化学知识的目的之一是更好地认识自然,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联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
 
三、考应试技巧及心理调适
(一)心理调适
在充分掌握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如何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平时学习的最高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应试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越临近考试越应该做好心理和身体上的调节,因为经过初中三年学习,所学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基本上已成定局,在短时间内不会再有什么突变,更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因此不要在临考前搞突击练习,不要搞大题量的训练,只需要做一些巩固性的复习。这样也避免把身体搞得过于疲劳,以至影响对问题的敏锐思考。在考前的模拟练习中,要克服厌烦心理,避免急躁情绪,不要因偶尔的失误丧失信心,要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到中考临场时,应该是信心十足,精力充沛头脑清醒,达到最好的竞技状态。
  在考场上,心态更要平衡,如果解题比较顺利,感觉题目都会做,这时要沉着细致,争取不出错误。如果感觉有些题目难度较大,你可以这样想:这个题目对别的同学也一样的难,我不会做别的同学也可能不会做,但我要争取做出结果来。千万不要遇到难题就乱了方寸,甚至胡思乱想发生慌乱而造成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二)对于如何应试,下面重点谈谈理科应试对策。
  1. 对题目的审查要认真:审题的正确是正确解题的开始和基础,对题目的阅读,除了有较好的语文基础外,必须结合各科的特点,最后达到看懂、看清题目内容的目的。审题过程注意以下几点。
(1)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如果通过对文字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
(2) 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相关连的问题。遇到这种生疏的题,从心理上先不要觉得很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3) 审题过程中要边阅读边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
  2. 对题目的应答要准确:试题的题型有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每一种题型都有各自的测试功能,应答时也应有各自的注意点。
(1)选择题的应答(尽量发卷后15分钟内完成):试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主要考查判断能力和比较能力。应答的主要方式有两种:①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它选项是不正确的,这时将唯一的正确选项答出;②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2)填空题的应答:由于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根据填空的线段进行猜测。
理科实验题的应答:实验题是以考查内容而言的,它的题型又可以包括选择、填空、作图、问答等。实验题有四类:①实验仪器的使用;②学生做过的验证性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③教师在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或画在课本上的实验;④根据生活和生产中的要求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 为了能答好实验题,必须在没有实际仪器的情况下把各种实验及要求牢记在心,应答时严格按题中要求来作答。
(5)计算题的应答:
    满分6分,均分3.6分。
    考生答题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
1)粗心大意
   ①审题方面:   ②计算方面:
③配平方面:
2)格式问题(设方找列解答)
①设、答不全,或者位置不当,将设写在方程式下面。
②相对分子质量、比例式不写全。
3)不着边际
①空白较多。
②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
③不理解已知什么、求什么。
④不知道用哪个数据作为计算的根据。
3. 对题目的书写要清晰:考试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解答,所以应该做到稳中有快,且快而不乱。要提高答题速度,除了上述的审题能力、应答能力外,还要提高书写能力,这个能力不仅是写字快,还要写得规范,写得符合要求。比如,填空题的内容写在给定的横线上,改正错误时,要涂去错误重新再写,不要乱涂乱改;计算题的内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整齐有序,过程清楚;作图题在不完全确定答案时先用铅笔作答,然后再按要求描图。
 因为答题主要以快而准为目的,所以有的考生在答题时不注意书写的清晰,字迹潦草到看不清楚的地步,乱涂乱改的结果使卷面很不整洁,在教师阅卷时容易造成误解。总之,中考应试是同学“身经百战”后的集中检验,应试的成功是心理素质、知识应用、综合能力的成功。
总之,希望同学们在最后的十几天,能复习好,沉着冷静的进入考场,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进入理想的高中。
谢谢你的聆听!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