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旗定向,党建引领稳健有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履行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三重一大”事项一律由学校党委会讨论,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2024年,学校荣获“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第三党支部荣获“马鞍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第四党支部荣获“马鞍山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徐浩同志荣获“马鞍山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卢大亮、张致祥、高莹、胡金蓉、孙影芝、章亮、周奕忻、张杰等8名同志荣获“马鞍山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4名同志荣获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上一年度市教育系统党建考核和目标考核中,我校均获得优秀等次。
二、规范办学,集中整治见行见效。
深入实施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持续开展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3+N”)集中整治,大力宣传动员,周密组织部署,自觉接受监督,专项审计、驻点检查指出的11个问题,均得到及时纠正和有效解决。全体教职工政治意识、法律意识、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依法管理、从严管理、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家校社共育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三、强基固本,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队伍建设坚持德能并重,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师业师能第一要务、尊师爱师第一准则。唐海燕荣获“安徽省优秀教师”称号。卢大亮获“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称号;在安徽省第七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陈筱婉获一等奖(安徽省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盛涵获三等奖;盛涵、陶源、辛闻、张静怡、赵博文、李佳、汪丁妮、张明等8位老师荣获省优质课一等奖;高莹获部级精品课,谢婷婷、汪丁妮、盛涵获省级精品课;高三生物备课组获马鞍山市“巾帼文明岗”称号;汪婷获“全市教学技术能手”称号,于振鹿获“马鞍山市职工技术能手”称号,李纪雨获第十五届“马鞍山市十大优秀青年”称号。闫明、潘文杰获评正高级教师,杨威、张立华市名师工作室揭牌。通过公开选聘,引进优秀教师9名。
四、深耕课堂,以研促教蔚然成风。
强力推进教学研究,助力课堂教学改革。集体备课更加规范,着力落实“12345”教研范式:形成一个团队、严格两项要求、做好三个提前、固化四个环节、突出五个要点。“1+4”教研共同体活动有条不紊,“火炬接力梦之队”示范课、汇报课顺利开设,青年教师论坛成功举办,组织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测试,开展青年教师年度综合考核评比,《二中教研》定期编印,读书活动长年开展,校本教研风气浓厚、效果显著。2024年省级课题立项2项,市级课题立项5项;教师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及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达41篇,2024年新开发、修订并审核通过校本课程47门。
五、优化考核,教学评价日臻完善。
突出问题导向,不断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严格巡课听课制度,严肃教学检查通报,严明考纪教育管理。突出质量导向,不断完善教学考核评价奖励办法,制定《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教学质量检测量化诊断办法》(试行),根据设定标准和成绩数据,对教学情况进行精确诊断,及时给予肯定和预警。修订《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教育教学成果考核办法》《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教育基金会奖励办法》,考核标准更加科学,激励措施更加精准,导向作用更加鲜明。教师教学更加专心、精心,学生学习更加静心、用心。
六、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精彩纷呈。
坚持实践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榜样育人,开展“行远·善学·开拓”研学旅行、“牢记殷殷嘱托,建设生态福地”远足锻炼,举办“笃志好学,不负华年”成人典礼、“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毕业典礼,组织“绽放青春、畅想未来”高三大合唱、“新元肇启,嬉绘云韶”社团嘉年华。开展“雏鹰奖学金”“校园之星”“感动校园”等评选表彰。打造精品社团,关注心理健康,加强生涯指导。在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决赛中,王宇轩同学斩获金奖。在安徽省第38届黄山杯乒乓球比赛中,我校获混合双打、男子双打亚军,男团第三名;2024年马鞍山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我校获高中男子组冠军;2024 年马鞍山市中小学生游泳比赛,我校获男子自由泳冠军;2024年马鞍山市中小学生武术比赛,我校获中学组女子传统器械冠军; 2024年马鞍山市体育三级联赛(激光射击),我校获女甲激光步枪冠军。在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校史剧展演中,我校选送的剧目《江东璧水,惊喜重逢》荣获一等奖和最佳编剧奖;在全市中学生中华经典吟诵比赛中,我校荣获高中组第二名。
七、双强双赢,拔尖人才熠熠生辉。
深入推进科学教育,坚定响应“中学生英才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拓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时空,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雏鹰人才共育基地”正式建立,科学特长生招生计划如愿获批。2024年五大学科奥赛,获得国家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3枚,省一等奖34人次、二等奖80人次、三等奖90人次;其中孙宁远同学入选数学奥赛国家集训队,并获得清华、北大任选专业的保送资格。学校荣获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优秀学校”称号,新增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一流名校“优质生源基地”称号。
八、开放合作,对外交流锦上添花。
国际交往渐次展开,友好学校德国波恩市霍穆豪兹文理中学成功访问我校。对接融入日益加深,与长三角名校互动频繁,长三角专家来校报告8场,我校派出学习交流9次,与友好学校南京金陵中学教育教学合作常态化开展,国际处陶源主任赴南京一中跟岗锻炼如期完成。对口援建稳步推进,马鞍山二中宿州雪枫分校正式挂牌。校友联谊再添亮点,1985届杰出校友、同济大学教授乔非再向母校教育基金会捐赠100万元,1980届杰出校友、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骆建华向母校图书馆捐赠图书900册;2024年岁末,情系诗城、校友有约——马鞍山二中上海校友座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九、凝心聚力,“三大工程”相得益彰。
成功举行第十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圆满完成新一届教代会、工会委员会换届选举,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搭建反映问题平台,畅通建言献策渠道。校长信箱常年开设,校长有约随时举行,各类座谈会如期召开,家长学校定期开办,家校联系更加密切。所有投诉均得到及时反馈,所有合理化建议均得到妥善处理。建设“美好教工之家”,丰富“我们的节日”,坚持“五必访”慰问,全年共慰问教职工108人次,支付慰问金6.42万元。精准开展学生资助,2024年共资助学生949人次,其中国家助学金601人次,校内助学金268人次,减免学费80人次。
十、师生为本,服务保障持续升级。
安全教育更加务实,安全管理更加严格,安全设施更加完善,安全屏障更加坚固。后勤服务更加高效,“马上办”工作机制更加顺畅,食堂餐饮服务评价持续向好,保安保洁、绿化维护、公寓管理、设备维修等各类物业服务尽职尽责,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校园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稳步实施,图书馆升级改造如期竣工投入使用,实验室升级改造装修部分全部完工,设备采购招标全部完成、进场安装正在加快推进,校门前健康路两侧非机动车停车位改造工程基本完工,投入使用后,校园电瓶车停放压力和风险隐患将大大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