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励学 敦行

德育之窗

班级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班级文化 - 气象科技赋能环保,携手共筑可持续未来 ——我校高二(15)班团支部开展世界气象日主题团日活动

气象科技赋能环保,携手共筑可持续未来 ——我校高二(15)班团支部开展世界气象日主题团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次数:

    为迎接第75个世界气象日,深化青少年对气象科学的认知,2025年3月14日下午,马鞍山二中高二(15)班团支部23名团员和团支部指导员苏阳老师一起走进马鞍山气象站,开展以“气象科技赋能环保,携手共筑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团日活动。通过实地研学和沉浸式体验,同学们深入认识到现代气象科技在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探秘数据背后的科学真相

    下午4时,团员们统一乘坐大巴车抵达马鞍山气象站。在观测云台上,气象技术员揭开天气预报的科学面纱:“天气预报中的温度并非人体直接感受的温度,而是距离地面1.5米高度的空气温度,与人体实际体感温度存在差异。”技术员现场解析湿度、风速、日照等多项参数对体感温度的影响机制,纠正了同学们“天气预报不准”的认识误区。这一科普让同学们恍然大悟,不禁感慨:“原来每个数据都有严格的科学定义,这正是科技工作者的严谨态度。”  

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数字之眼”
    移步气象监测中心,一块巨大的监测屏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智慧大屏正在实时呈现观测云台动态:百叶箱、雨量计等物联设备正进行无人化数据采集,每10秒更新的气象参数通过5G网络直传云端。随后,气象员以暴雨预警为例,演示数据从采集到应用的完整链条——云端系统15分钟内完成历史数据比对和灾害模型推演,生成的预警信息通过政务平台同步推送至应急、交通、教育等多个职能部门,实现应急响应“全市一盘棋”。

    “站在云台上时,风吹得几乎站不稳,但那些设备仍旧精准工作。”当见证监测设备在风雨中依然稳定运行时,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环保事业需要的科技支撑和责任坚守。
    此次主题团日活动创新采用“场景教学+科技解码”模式,使抽象的气象知识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科技实践,不仅揭示了气象科技在生态保护与防灾减灾中的关键作用,还科普了气象数据的科学内涵,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知天气、懂环保、护安全”的多维实践课。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理解了天气预报背后的科学逻辑,更建立起“用数据认知环境、以科技守护生态”的环保新思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