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博物馆记
——美国修学旅行第五天日记
作为一个对博物馆展览馆一类艺术展厅从来都不来电的人,即使将要到达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都会博物馆,也并没有几分期待,觉得不如在车上补补午觉,倒一倒所谓的但其实并没有的——“时差”,会更有意义。
然而当我专注于和馆前奔放的喷泉合照时,闯入镜头中的几只鸽子突然让我觉得,也许眼前的这座硕然雄伟的欧式建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无聊而没有生气。我抬头仰望的巨顶与相接的云朵蓝天,似乎将它的魅力传递给了我,使我竟然有了想要一览她蕴藏着的辉煌历史与富丽荣光的冲动。
胸前贴上门票的凭证,再挂上专用的Audio,带上提供中文版本的map, 你就可以随意穿梭于你所钟爱或者好奇或者给予你无限震撼的藏品间,感受它们或热烈或高贵独立的呼吸与心跳。
七找八绕跌跌撞撞,来到了Musical Instruments展厅,这里展览着许许多多历史丰富,独特精致的乐器,有的甚至之前从来没有看见过,我也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艺术展厅。令我再次怦然心动的是从Audio里传出的声音不尽有对这件藏品的解说,竟然还有它的音色,用它演绎的美妙旋律!简直太酷啦!
我流连于如此多架精美古老而伟大的钢琴前,轻戳Audio, 倾听回旋音符,感受我的心之共鸣。原来年纪最大的钢琴的音色跟吉他很像,没有踏板,不能演绎较长的音,难道也是通过拨弦发声的么?来自1720年的她也许真的太老了,大概打不开,也看不到内部具体构造了吧。往前走,十八世纪末的钢琴映入眼帘,音色跟现代的差别不大,让我觉得好笑的是白键和黑键的颜色是反的,黑键当时是白色,白键居然是黑的!像一块块巧克力拼起来其间点缀这白色奶油。踏板有n个,不过琴盖里的毛毡子出现了。直到十九世纪中期黑白键的颜色顺序才和现在相同,通过展品旁的介绍图来看发声结构却比现在复杂的多,踏板减少到四个,Audio展现出的音色越来越棒,外形不断完善美观。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和震撼,从一个个展品物件和耳畔旋律的交错间,我竟触摸到历史的流淌,感受到源源的时间交响乐。
在一个展厅细细碎碎就用掉了两三小时,而欣赏到的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照这个速度算一算,72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才能紧紧张张大致粗略得游览完整个博物馆。估计没有几个人可以真正全部领略她的风采。
在她那些我们并没有涉足探索的神秘深处,始终有一种魔力的声音在召唤着。NYC的最后一站,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对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止,我们不曾留下遗憾!
作者:邓菁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