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印象
2016年7月11日 伦敦
来英国快一周了,从明天起,我们将结束在英格兰、苏格兰等地的游历,进驻伦敦营地,开始另一阶段的游学。从这两天在莎翁故居、布伦海姆宫、温莎城堡的所见所闻,到一周以来的各种经历,心中所感颇多,千言万语,欲畅抒情怀,遂作此文以记。
自从踏上这片被“米字旗”覆盖的国土,我就被那一片片绿色所吸引。温带海洋性气候孕育的冷季型草坪为这个工业之国披上了一件绿色的斗篷。城市中繁忙的人们沉醉于星星的绿茵;乡野里悠闲的牛羊流连于多汁的肥美。回想到历史上英国那骇人的工业污染,我不禁为不列颠人的伟大点赞——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曾经的“雾都”如今变成“绿城”!再看看我们今日的祖国,如今也面临当年困扰英国的同样问题:是要“金山银山”,还是“绿水青山”?
很早就耳闻英国的“光辉传统”:工业革命、君主立宪、日不落帝国、滑铁卢、一战、二战……大英帝国,将一项又一项的荣光记录在册,也向世人展示着举世闻名的古堡、教堂、宫殿……牛津基督学院的砖石见证了16位首相的成长,温莎城堡里的壁画绘制了滑铁卢的沦陷。这个国家更是将历史融入了大街小巷:各色人物雕像站在街头“忆古思今”:从骑马挥剑的威灵顿,口衔雪茄的丘吉尔,到身披战袍的拜伦,面部冷峻的牛顿……如今的大英帝国虽已风光渐弱,但这些雕像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风格的建筑群,却在时时提醒人们不忘帝国悠远的历史!
英国人的生活是如此的安逸闲适,这与柯南道尔笔下的马车奔忙,工厂轰鸣,报童走街串巷的景象,有天壤之别。近来英国国内政经局势动荡。脱欧、首相辞职与竞选、公布海湾战争的调查报告……可谓“好戏连台”。可英国人呢?照样红酒咖啡相伴,照样西装革履上班,照样结亲伴友旅游……听说二战时在德军的空袭之下,当时英国很多商店照常营业,“舞照跳,琴照弹,下午茶照喝”……或许,这种安逸舒适与处变不惊,正是一种从伟大帝国时便沿袭而来的淡定、从容吧。
一句话,这里天蓝草绿,这里牛羊成群,这里交织着古老荣华与现代气息,这里的人民生活幸福安适……这就是英国给我的初步印象。
作者:高119班 刘霄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