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换相风波
高119班 刘霄昂
在我们期末考试前,英国一些“不明就里”的人民群众,在政客的鼓噪下,用一场“民主公平”的公投搞了个大新闻——英国退出欧盟!
这一“脱”,真叫一个“惊世骇俗”:全球股市波动,汇率大跌,欧盟内部震荡。英国国内的“围观群众”坐不住了,要求重新“复欧”的呼声四起,但“民选”的决定不容改变。英国的卡梅伦“中堂大人”深感责任重大,准备以辞职请罪……
今天,7月13日,在这个“内外忧患”的关头,英国人迎来了历史上自撒切尔夫人后的第二位女首相:特蕾莎·梅。而且这次各党派主动退选,这位女首相“兵不刃血”就入主唐宁街10号。
我今天翻阅报纸,看了各方报道,不禁觉得要写点什么……
在我看来,这次卡梅伦的下台与让无数人大跌眼镜的“脱欧”结果有关,正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弊端——绝对民主所造成。或许欧盟对难民问题让英国不瞒,或许英国人仍旧怀念那个50年代之前的“日不落”;不管欧盟对英国有怎样的“剥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留在欧盟从长远上看对英国绝对有好处:从经济上看,欧盟有广阔的市场资源,各国间贸易壁垒极少,而且“申根区”从积极意义上讲,会给作为英国经济支柱之一的旅游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从政治上,可以免去一些无畏的争端;从军事上,“脱欧的英国新一代坦克迟迟难产”——这话一点不假……真可谓“前方风景尤佳”。而“留欧”的政客们尽管深知这点,却犯了致命的错误——他们“想当然”地高估了老百姓的智商,认为老百姓会明事理,不枉动,会理所当然地选择“留欧”。但“脱欧派”却大造声势,历数欧盟的种种不是。结果,抱着一种“多投一票也无所谓”态度的英国人就这样用一场政治豪赌将自己逼上了一条“死胡同”。这从这一周以来的首相竞争人接连退出也可见一斑——有的认为自己“难当大任”,有的不想再搅入这场乱局,而有些“脱欧派”的竞选人也心生悔意,退出竞选——比如约翰逊市长。
我们再来看看这位新上任的女首相吧。诚然,在如此危急关头勇挑重担,其勇气诚可贵。不过,她却仍面临着诸多政敌,很多媒体人视其为保守的“铁娘子第二”。据报道:梅也计划采取措施来让脱欧的谈判速战速决。
不过,我今天也问了几位外教对新选首相的看法。作为普通人,他们说,不希望梅成为第二个撒切尔——撒切尔时代福利骤减,贫富拉大,同时还爆发了英阿马岛海战……英国民众但求有一个好结果——不管如何,只要求政客们多关心一下老百姓生活,讨个“你拿选票,我拿钞票”的“共赢”局面。这,或许也是英国人的处世哲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