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游记
这篇本应该是极为率真的随笔。
但当"写日记"这样的官方性任务落在头上时,它就不再那么率真了,甚至于这样的开头都不可再用。所以开头应该是这样的:
9:00的Hertsmere透出一股少女般的清新,在说不清感觉的风的吹拂下,我们启程前往温莎城堡......
但这样的开头无法被我所容忍:首先,文笔太差,这样做作的文风遮掩不住笔下渺小幼稚的心。况且前有文实那样的文章。再走俗套只能成为汪洋里最不起眼的一小部分,并且最终在小部分的耀眼下黯淡下去。
所以我尽量告诉自己就是平时的随笔,并不给任何事看的只图自娱的随笔。
哪怕再不堪,起码也会有人记住:"啊,这样的日记真的不是15分钟里赶出来的吗?",以这样的方式被记住,既属幸运,又属不幸吧。
而你若是抱着一颗欣赏情景性散文的心进来的话,那你怕是要大失所望了,我写的不过是自己想的,而我自己在想什么,我自己也不清楚。
(二)温莎
---------我不知道自己看见的是什么。
面前的是略显斑驳的城墙,却又被一小片新生的爬山虎所盖。
又是公车,又是红绿灯,又是嘈杂的人群。温莎城堡以一种极为古老的姿态,仿佛孤岛一般,被新世界包围。
我却突然又有些怜悯它------它存在的意义已不再是从前王公贵族的休憩之地,它更多的被当作一种商品,被人们人为的保留下来,被人们好奇的目打量着。
当我们马二的师生在城堡前合影时,我们自己就成了城堡了。
像看耍猴一样,无论斑驳的城墙或是略显笨拙的合影,都被当作现代生活的调剂品消费掉了。周围的路人往往会驻足,斜着头看我们。而我像是一个被害妄想症患者一样,猜测着周围有多少人在心里暗笑着:"Silly"。而随着症状的加深,自己居然也看不起自己来。
不知道四四方方的城墙到底是把我拦住城外,或是关在城内。
也不知道城堡是否瞧得起自己------被人们各种改造:埋进电缆,通上清水,装上WiFi.......城堡随着时代成为一个象征矗立在那里,对于那些偶尔居住的官员来说,住在这儿大概也成了例行公事,起码被人问及时,他们可以带着或多或少的民族自豪感回答说自己住在历史悠久的城堡里。
又或是城堡里的卫兵。他们早已没了存在的意义,大概也作为一种象征成为了时代的剪影。偶尔站岗的卫兵责更像是照相的工具。
刚入城堡时,周围人惊叹------Wow!
离开城堡时,多数人鄙夷------Just That?
甘蔗一般,被人咀嚼透了就吐掉,至多留下甜美的回忆。
我尽量背对着城堡,怕看见城堡哭泣的样子。
但却又不可否认城堡浓重的历史气息,那样恢弘的教堂,精致的建筑,的确是值得去"Wow!"一声的。却又看见了Queen Mary's doll room——成千的珠宝堆砌出精致的布偶。那样的情怀不知是贵妇心还是少女心。
我对同行的C说:“这个人好无聊。”
C对我说:“挺有意思的呀。”
他看见的是少女,我不知道我看见了什么。
我想我前文应该用了“少女般的清新”这样的词汇,我想我说错啦。
历史舞台上的温莎和英格兰,大概是一位,由有着少女心的贵妇扮演的小丑吧。
古老的脂粉下跳动着一颗并不年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