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皮山望二中
马鞍山二中教师 顾黎明
冰轮清辉漠如雪,金叶随风雁南翔。秋冬的皮山昼夜温差是越来越大了,这也着实让我体验到了“早穿棉袄午穿纱”的感觉。自8月23号我随安徽省第九批援疆队伍来到新疆,离开家乡已有个三月了。初到皮山,天还比较热,每天晚饭后,援友们三五结对的在大院里散散步。大家都来自安徽,自然很快便聊到了一起。每每和他人介绍自己来自马鞍山二中时,我总是要表明自己只是马鞍山二中的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教师。即便如此,我还是深切地感受到援友们的钦羡。诸如来自六校、十校等联盟类学校所在地区的援友自不必说,即便来自淮南、阜阳、亳州、宿州皖北的老师,说起马鞍山二中那也是赞不绝口。平时我们经常说的校荣我荣,此刻便是最好的诠释。
皮山地处南疆,总面积3.97万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28万人。皮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自古以来都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阵地,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皮山自然环境恶劣,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工作条件艰苦。援疆开始的适应期还是比较困难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学校的聂晓霞书记告诉我:马鞍山市教育局组织的慰问团来皮山看望我们这批来自马鞍山的老师,援友们知道后是好不羡慕,大家经常笑着说:还是你们马鞍山好,刚满月家乡就来人看你们。聂书记临来之前,特意问我有什么东西要带的。于是我便让聂书记帮忙带来一整套高中生物教学用书。来自亳州的援友朱老师开玩笑地说:老顾可以呀,敢给领导安排任务。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因为有大家的关心和鼓励,虽然我远在边疆,但家乡的声音依然在耳畔。为此我要真诚地向陈仓筛老师、王勇老师、吴义平老师、岳付稳老师、王玥老师等同志说一声:谢谢你们!
记得9月20号,援疆支教队发出倡议,号召援疆教师动员组织捐书助学活动。当我把情况汇报给郭惠宇校长时,其实那一刻我的心里是犹豫的,毕竟学校里事情多。然而郭校长听了汇报后,当即表示支持。在聂书记、校办陈主任以及校团委的通力协助下,马鞍山二中开展的“情系新疆皮山捐书助学活动”在援疆支教队中率先得到落实。回想援疆这一段时间的经历,令我感慨良久。在马鞍山二中,无论你是学生还是老师,也无论你学习、工作是否得意,当你走出马鞍山二中时,马鞍山二中的光环都会映照在你的身上护佑着你,不论何时何地。或许这就是名校的特质,无论你行走的有多远,她都不会让你感到孤单;也无需你多说些什么,她总会在你需要时出现。
回首远望,书香馥郁的马鞍山二中,高门翘楚,树木葱茏,芳草如茵;清渠交错,虹桥岸柳,亭台相济,楼馆相望;冬有傲雪红梅,秋有桂子飘香;春来茶花争艳,玉兰举洁;夏至紫薇缀彩,菡萏姣妍;还有振翅欲飞的雏鹰,一柱擎天的钟楼,虽远隔万水千山,犹如眼前。今天的马鞍山二中勇立潮头,揽金摘桂。回顾在马鞍山二中工作的这些年,无疑是我收获最多的一段人生旅程。在这里我结识了马鞍山最优秀的教学同仁,更有幸与马鞍山最优秀的青年学子相伴;这里有我孩子的恩师;有我相识多年的朋友;有好邻居;有共事多年的好同事;有同学有同乡……
援疆之旅,适逢马鞍山二中甲子之年,追寻马鞍山二中60年的辉煌历程,二中人秉承厚德、励学、敦行的理念,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今日的马鞍山二中不仅是楚江大地莘莘学子心中的求学圣地,更是安徽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关山万里无法阻隔校庆的喜悦在我心中荡漾。作为二中人,埋在我心头感激的话语犹如喀喇昆仑山沉睡千年的积雪,纵然此刻我不能向您诉说,塔克拉玛干沙漠却无法风干我对您的思念。在这里我深深的祝愿您桃李芬芳,誉满华夏;祝愿您的教育事业盛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