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山的春天
顾黎明
春天来了!皮山的春天,是一路奔跑着来的。召唤在春天大口的喘吸声中呼啸,起伏的胸膛仿佛在诉说着翻越天山时的艰难。她那粘满尘土的秀发和皴裂的嘴唇,远远的散发着塔克拉玛干的气息。皮山的春天急匆匆的来了,而且来得比江南早。三月的皖江,乍暖还寒,而这里的人们却早已将厚厚的冬衣收了起来。皮山的春天坚定,执着,不言退!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安徽援友来说,可谓是来时一身棉到时一衫单。
春姑娘来了,鸟儿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天不亮,光秃秃的树枝上,鸟儿用春天的歌谣摇曳沉睡了一个冬天的钻天杨和旱柳。然而,一天天过去,皮山的春天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或许是一路的艰辛和疲惫让春姑娘放慢了脚步;或许是因为有风无雨,厚厚的一路风尘掩住了春姑娘秀丽的面庞。皮山的初春很温暖,皮山的春天步履蹒跚。三月过半,江南已是杏花烟雨湿,杨柳风拂面。此时的皮山,依然是草黄枝枯,风舞沙扬。纵然有些许的鹅黄嫩绿,也是星星点点撒落于门前屋后或是檐下阶台。但无论如何,时值当春,行人的脚步是愈发的轻盈。虽然是沙笼风干,却藏不住浓浓的春意在俊俏的眉梢荡漾。每当我们经过固玛镇时,总能看到路边果园里果农们忙碌的身影。男人们忙着耕地,给果树剪枝、施肥,待到女人家把剪下的树枝收拾干净,维吾尔族老乡们集体在一起,将果园分隔成一畦一畦的,并用土在每一块地的周围垒出一道陇来,然后将灌渠的水上到地里。此时,围在地头田间的老乡们看着那白花花的水似乎心里也乐开了花。忙碌的场面一下子让我想起那些年生产队春耕时的场景。老话儿不禁涌上心头:一年四季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再看看那学校操场上追风的少年,还有那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远方的塔克拉玛干隐约传来: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皮山的春天让我浮想联翩。
春天的江南烟雨朦胧,山青树暖,草长莺飞。撩开皮山春天的面纱,我要一睹她的芳容。日随沙漏,一段苦苦的翘首期盼之后,我终于看到了这位来自古西域的春姑娘清秀的容颜。仿佛一夜间,春风染绿了钻天杨和旱柳,吹得桃红杏粉。硕壮的梧桐嘬着小绿嘴,陶醉于春的芳香。鸟儿清脆的叫声里,饱含着幸福和甜蜜。春天笑了,那一天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诺鲁孜节。诺鲁孜节也叫纳吾肉孜节或开春节(迎春节)。今年的诺鲁孜节是三月二十一号到三月二十三号,恰逢农历春分。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仲春之月昼夜均分而寒暑平,在民间有放风筝、簪花酒的习俗。维吾尔族同胞在这一天要吃诺鲁孜饭、斗鸡,至于载歌载舞自是必不可少。为了庆祝诺鲁孜节,学校举办了文艺联欢活动。平日里安静的校园一下子欢腾起来了,人们的步伐似乎都踩着节拍,教室里、走廊间到处都写满了笑意。欢快的舞台热情四射,生命在绽放,青春在飞扬。飞旋的舞步,嘹亮的歌声,不仅让我领略了维吾尔族的热情和奔放,更让我惊叹于他们的多姿多彩。一首曼妙的《青花瓷》,唱出了维吾尔族少女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眷恋,更秀出了新疆的清纯和美丽。还有那翩翩少年、塔吉克族的鹰笛……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皮山的春天明眸皓齿,婀娜多姿。她给我惊艳,让我感叹,也让我无悔当初!
来疆前,朋友和同事们都说:到了新疆,别忘了多拍一些照片和我们分享哦。三八节那天,我把和维吾尔族老师一起聚餐的照片发到朋友圈里,一时间引得大家羡慕不已。有的开玩笑说这是苦尽甘来,也有的说要到新疆来。是的,新疆是一个神秘又美丽的地方,美在她的风土人情。皮山地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喀喇昆仑山的北麓。有高山的巍峨、也有大漠的雄浑。冰山的雪水滋润着绿洲,哺育了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这里盛产核桃、大枣,这里的雪菊浓缩了冰川千年的精华。无论沙漠的烈日有多酷热,只需两小朵的雪菊茶,便能带给你一片清凉的世界。在皮山有维吾尔族欢快的麦西来甫,有高原雄鹰塔吉克族矫健的鹰姿,有热情好客的柯尔克孜族的奶茶……在这里,你可以聆听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看夕阳西沉时的胡杨、红柳,你也可以在戈壁上踏寻沙海老兵的足迹……如今的皮山,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村村通公路,家家住砖房;治病有医保,上学全免费;新区戈壁起,老城换新颜。可谓是羗笛悠悠心花放,春风习习百媚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风撩起面纱后的皮山很美,徜徉其中,倘若你拘一捧冰山的清冽撒向天空,喀喇昆仑山将升起七色的彩虹,你会听到沙漠花开的声音。这就是皮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