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二中2009—2011学年度
教师“火炬接力”计划实施方案
学校自2003年9月以来,启动了五轮“火炬接力”计划,参加的老师,包括火炬接力人和火炬传递人,近两百人次。
这是一套推进骨干教师成长与培养的行动计划与措施,冠以“火炬接力”计划,并基于如下认识:
“过去,人们将教师职业比作蜡烛,燃烧并溶化自己,照亮学生;今天,我们将教师比作火炬,照亮学生的同时,点燃同仁;我们期望,火炬的点燃和传接之中,大家都分享得到信息时代的光明。”
“火炬接力”计划从师带徒制度发展而来,又不同于师带徒制度。我们认为,师徒传递着重于经验的传承,而教育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改革的主要不是教学经验和技巧,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研究和创新。“火炬接力”计划是“火炬传递人”(名师)与“火炬接力人”(新手)之间的传递与协作,通过一系列活动为载体。这一系列活动,立足于这样的宗旨:从青年教师的素质能力、工作成绩两个纬度确定培养的模式和发展的标准,把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型教师;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全面娴熟的教学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具有现代化、教育科研、教学改革意识和素养为标准,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才;切实加强青年教师优良教学传统教育,使我们的青年教师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关心学生的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充满爱心、全心投入的敬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传承下来,蔚然成风。我们希望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力争全方位重构学校教师整体素质,顺利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使新生师资迅速成为各学科教育领域内的名师。
7年来,火炬接力人在火炬传递人的悉心指导下,先后开展了“互相听课与评课”、“火炬接力座谈会”、制定“火炬传递人指导计划”和“火炬接力人成长计划”、“我看新课程”演讲、“自制网页(课件)大赛”、“教学论文(心得)评选”、“读书心得评选”、“教学设计与说课稿记载”、“接力活动记载评选”、撰写“我的教育故事”、“师徒同读一本书”等系列活动。
这一计划也同时作为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成长与培养”的一部分。得 益于 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基本完成了五轮计划所建议的内容。我校课题组在2004年全省教育科研课题讨论会上,这一课题的中期汇报曾经作大会交流,在省内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在2006年全市教育科研和继续教育工作大会上,我校包含“火炬接力”计划执行情况在内的校本教研工作总结在大会上作重点介绍,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好评。
学校经过研究,决定在2009年至2011学年度继续开展第六轮火炬接力计划,要求火炬接力人在火炬传递人的指导下,开展以下活动:
1、制定成长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2、互相听课、评课,定期交流谈心,并做好记录;
3、撰写《我的教育故事》或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
4、撰写读书心得(可以自选专著,学校也将视情况统一提供相关通识性教育专著),教科处将择时组织举办读书沙龙活动;
5、撰写教学论文或心得,积极参加各级论文评选活动。
6、参加各级教育主管组织的教学比赛。
7、在火炬传递人指导下开展的其它相关活动;
8、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的其它活动。
学校在暑假期间对以上活动开展情况作一次抽查,学年结束时将按惯例对火炬接力开展情况进行评选,兑现奖励。
担任第六轮“火炬接力”火炬传递人的教师,原则上应当是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省教坛新星、教研组长、全国高中学科教学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以及具备高级教师职称的资深教师等。
建议近三年内调入或大学毕业后选聘到我校的教师,积极报名。其中,2007年以后(含2007年)大学毕业后选聘进入我校任教或由成功学校选入我校的年轻教师,必须报名参加。2007年以后(含2007年)调入我校的中学一级教师以下职称的教师,必须报名参加。其它青年教师学校鼓励参加。
参加市导师团活动结对子的我校教师,一并纳入本计划。
学校还将根据市教育局规定,给予参加此项活动的教师认定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教导处、教科处 二0一0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