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励学 敦行

新闻中心

二中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二中信息 - 马鞍山二中信息 第259期

马鞍山二中信息 第259期

发布时间:2015-07-11来源:阅读次数:

马鞍山二中信息

 259 期

马鞍山二中办公室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一

 

马鞍山二中高一年级英语演讲比赛圆满结束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演讲水平,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激发同学们的英语学习热情,2015年6月12日马鞍山二中英语教研组举办了高一年级英语演讲比赛。  

我校高一年级的19名学生参加了演讲比赛。比赛中,学生们以标准流利的口语,生动形象的事例,丰富多彩才艺表演,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二中学生多姿多彩的英语风采风貌。精彩的演讲颇具感染力,不时激起现场观众和评委老师的阵阵掌声。演讲比赛后,闫明老师给参赛选手做了精彩点评,让现场的同学们收获良多。  

经过激烈角逐和评委认真、仔细、公正的评分,现场评出了奖次,并由马鞍山二中英语教研组长闫明老师为获奖同学颁发了奖状。通过此次演讲比赛,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在欢笑中收获了自信,更在比赛中收获,成长! 

获奖名单: 

一等奖:张语彤,周润,董鹏生,徐奥,许瑞晗,夏蕙云,冯凯南,胡爱迪,朱云开,何安杰 

二等奖:唐成悦,唐如韵,王玥,胡昌玲,李明强,彭天琛,张骁杰,方景行,张丹珏 

  

喜讯:我校芮慈同学成为安徽省唯一一位“一本上北大”的博雅生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大学“博雅计划”的综合选拔测试中,我校创新人才实验一班的芮慈同学,表现优异,成为2015年安徽省唯一一位高考分数达到一本线即可上北大的“博雅生”,同时享有光华学院30分加分的优惠政策。 

   另外,我校创新人才实验一班的冯沁雪、创新人才实验二班的汤宇琛两位同学荣获“博雅计划”降分20分的优惠政策。  

热烈祝贺冯沁雪同学勇摘2015年安徽理科状元桂冠

6月24日,安徽省2015年高考成绩揭晓,马鞍山二中高三创新人才实验一班的冯沁雪同学深孚众望,勇摘桂冠,以卷面708分的突出成绩成为安徽省2015年理科状元。 

这是马鞍山二中一贯注重素质教育的结果,也是长期坚持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文化兴校等三大战略的结果。多年以来,马鞍山二中以“办人民满意的二中”为宗旨,积极探索一条具有二中特色的高质量的办学之路,努力把二中办成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先后涌现出伍键、王亚伟、秦敏、姜韬等高考状元,培养出荣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喜报:马鞍山二中2015届高考再创辉煌 

马鞍山二中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文化兴校三大战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高考再创辉煌,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5年高考,马鞍山二中各类考试人数984人。文理科650分以上90人, 600分以上434人。艺体类报名10人,全部达二本线。 

◆冯沁雪同学以卷面708分的突出成绩勇摘安徽省理科状元。 

◆冯沁雪同学、张欣妍同学包揽马鞍山市(市区和三县)文理科状元。 

◆五位同学进入全省文理科前十名。冯沁雪(第1名)、汤宇琛(第8名)等两位同学进入全省理科前十名;张欣妍(第4名)、章旻慧(第7名)、王芷晨(第8名)等三位同学进入全省文科前十名。另,周捷同学(第25名)进入全省文科前三十名。 

◆据统计,今年录取北大、清华有望突破10人,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 

◆林子窈同学已保送至清华大学。 

◆芮慈同学成为2015年安徽省唯一一位“一本上北大”的博雅生。 

◆五位同学2014年提前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人才实验班,他们是:邵帅、赵子瑞、张拙成、许蓝天、陈炎炜。 

◆孙嘉明同学公费留学至新加坡国立大学。 

◆祝林东同学顺利通过“空军招飞”选拔。这是马鞍山二中在“空军招飞”工作上零的突破。 

◆陈世豪、叶恩铭、毕成伟等同学分别特招至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 

◆2015届竞赛成绩喜人。国家一等奖获得者2人,分别是:林子窈同学(已保送至清华大学)、王冯元同学(已签约清华大学);国家二等奖3人,分别是:芮慈、张乐洋、张志远;国家三等奖4人,分别是:沈子扬、曹旭晨、汪已森、沈剑钢;省级一等奖共计24人次。 

◆首届县域生成绩喜人。45位来自三县的二中学生,全部达二本线以上,达线率100%;达一本线以上41人,达线率91.11%。650以上15人,600分以上33人。徐先粮同学获得省数学竞赛一等奖。 

附:2015届高考各项指标明细表 

报考

人数

一本

二本

三本以上

达线

人数

达线率

达线

人数

达线率

达线

人数

达线率

理科

761

551

72

676

89

722

95

文科

213

132

62

177

83

191

90

文理

汇总

974

683

70

853

88

913

94

艺体类

10

10

100

汇总

984

683

69

863

88

923

94

 谨向考生及家长表示衷心祝贺! 

 感谢全体高三教师三年来的辛勤付出! 

 感谢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对马鞍山二中的殷切关怀! 

 感谢全市小学、初中各校老师们的悉心培养! 

聆听花开的声音 

    编者按:2012年5月,马鞍山二中经市教育局批准,决定面向三县(当涂县、和县、含山县)各自主招生15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共计45人。2012年8月26日,45位怀揣梦想离开家乡的青年学子,走进马鞍山二中,开始了他们的高中生活。三年过去了,如今,他们走过了毕业季,走过了2015年高考,即将踏上人生崭新的旅程。高考成绩揭晓前,班主任施德东老师约请了几位学生写写他们在二中学习的感受。现摘选几篇,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心声。 

三年时间,收获颇丰

孙晓冬(来自和县)

转眼间,三年已逝,回首这段在二中度过的光阴,不禁感慨万千。 

初见二中,我便被其恢宏的外观所吸引;深入其中,又被其清幽的环境所折服。校门磅礴,楼宇灵动,碧水环绕,蓁木参天,菡萏满池,鸟语花香,美不胜收。 

学于二中,更惊叹于教师之睿智。三尺讲台上,妙语连珠,这是睿智思想在迸发;宽阔黑板上,点横撇捺,这是珍贵经验在被传达。课上课下,师生关系,那么融洽。 

融于二中,叹服于同窗之才华。学习之中,同学们一丝不苟,全身心投入,若遇难题,必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讨论,直到明晰。生活之中,大家互帮互助,同窗之间,情谊融融。 

终要告别二中,才发觉三年之中,收获颇丰。二中不但教给我们知识,更让我们学会怎样做人。“厚德 励学 敦行”的校训将陪伴我们一生,指引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今天,我以进入二中学习为荣;期待着有一天,二中亦为我感到自豪! 

  

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一鞠(来自含山)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我已从二中毕业。三年学习的一幕幕都浮现在眼前,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从最初对二中的仰慕到最后对二中的不舍,这三年在二中的生活为我的人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十分喜欢二中优美的校园环境,它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里可以说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了。每当遇到学习上的压力时,我就会在校园里到处走走看看。春日里温暖的风,夏日里火热的风,秋日里凉爽的风,冬日里寒冷的风,吹散了所有的忧虑与压力。 

那些草木,也仿佛是无声的朋友。用他们满身的绿色带来所有的生机与活力,彰显生命的美好。 

还有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间的珍贵友情。忘不了,各位老师独具特色的讲课;忘不了,大家一起度过的晚自习;忘不了,个同学为了一道题的对错争得面红耳赤。三年间,有取得成绩时的喜悦,也有失败时的眼泪,也经历了很多离别,哭哭笑笑,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尽管当初抱怨过繁重的任务,没完的晚自习,但在今天看来,竟觉得无不珍贵。连当初觉得过不了的坎,都觉得是一次很好的经历。在306这个优秀的集体,我觉得十分骄傲。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却都有着努力向上的共同斗志。彼此包容互助,更有老师的无微不至的关心,这更是一个温暖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中,我觉得拥有无限的动力。 

如今,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尽管不舍,但我相信我们班的所有同学都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只要努力,未来一定更加精彩!            

为自己选择了二中而庆幸

陶圳博(来自当涂)

我是2015届马鞍山二中毕业生,我在三贤班。三贤班是我们班同学自己起的名字,它是二中第一届由当涂、和县、含山三县学生组成的班级。我初中毕业于当涂姑溪中学,到现在,我仍为自己选择了二中而庆幸。 

回顾我的高中生活,时光飞逝如同白驹过隙。仍记得自己高一刚入校,意气风发,与钟楼校训朝夕相处,与诺贝尔桥、雏鹰共沐清辉。我们接受了烈日下的中学生军训基地的磨练,参与了丰富多彩的学生会活动,拥有着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高一我们体验了研学旅行的快乐,高二我们收获了濮塘远足的考验,高三我们又经历了成人仪式、毕业典礼。 

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远不止这些课外活动。同窗之间的互帮互助,班主任的和蔼,数学老师的认真,英语老师的才华,物理老师的幽默,化学老师的 “拖堂”,生物老师的自信……无一不是高中三年的宝贵财富。每每看着矗立在二中校园里的雏鹰雕像,我都萌生出一股自豪之情:为这座校园自豪,为这里的学习氛围自豪,更为这里友好的老师和同学而自豪。 

这个六月,我从母校毕业了。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我会像汪校长所说的那样“以一个二中人”来要求自己,让自己的人生道路更宽更长;也祝福所有二中老师桃李满天下,更愿我的母校——马鞍山二中更加优秀,更加辉煌! 

  

那份情谊,那份感动

陈三元(来自和县)

6月8日下午的最后一遍铃声响起时,我呆坐在考场中,望着桌面,一行英文浮现在我的眼前:“Is it the over?”思绪倒带到三年前,带着懵懂的笑容,从和县来马二求学的我刚进校门,目光便凝聚在六个雄劲的大字“厚德、励学、敦行”上。这个万千学子向往的学校啊,它有着流连忘返的风景,雄伟壮丽的雏鹰,严谨可爱的老师。就在这无与伦比的春风中,我沐浴了三年的光阴。 

起初,我并不相信学长学姐所说的快乐学习,直到我亲身体验过。这里,没有繁杂的作业安排,没有冒险补课的艰辛,没有师生之间的争斗,没有对学习的仇恨;只有对校园的热爱,对老师的尊重,社团活动的精彩,班级的融洽,同学们卓越的回报以及连成整片天空的笑脸。高一的我还保持着那份内敛,在老师、同学的引导下,我逐渐开始释放自己,开始追求真我,寻找个性。这份收获是我从未意料过的经历。 

马鞍山二中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校园,306班更是追求卓越的写照。三年来,各科老师的谆谆教诲,我们不会忘记;老师们的汗水,笑容,一言一行,都将永载我们心中的那份青史;同学们的互相帮助,我们彼此不会忘记;朋友之间珍贵的友谊,将成为我们一生所珍藏的财富。在马鞍山二中学习中获过的种种奖项已不必多言,需要强调的必定是马二留给我们的那份情谊,那份感动。 

起初,我并不相信住校有多么艰难困苦,直到我尝试过。一个人的生活,你的所有构成了你的全部。你可以埋怨,但最终你无法拒绝。生活,学习你都需要统筹兼顾。晚上你得解决多少功课,你得洗掉几双袜子,你得做多少仰卧起坐,或许容许调剂,但不许惰弃。你要成为怎么样的人,全在你的一丝困倦之间,全在你迷糊中接受光明的那一霎那。还好,我拥有舍友,我拥有同学,我拥有班主任及宿管大妈大叔。舍友,同学教会了我幽默,教会了我调侃,教会了我友情,教会了我温暖;施老师带给了我们住校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宿管大妈大叔则带给了我们三年的起床铃声和查房敲门声。 

三年来,我一直知道有个叫“结局”的家伙在追着我,并有一天会赶上我,甩下我。但当那一天最终到来时我却意外它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迅速甚至不给人流泪的瞬间。大概这就是结局的意义,将我们像小丑一样笑着离开母校,离开曾经爱了三年的青春。 

  

马二,给我一双翱翔的翅膀

吴倩(来自含山)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三年时光如流水匆匆,似从未带走什么,也不曾留下什么,但却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生活的轨迹,让我的欢笑留在了马二,也让马二留在了我的心上,给了我搏击长空,展翅翱翔的机会。 

褪去了繁华与喧闹,洗涤了不安和急躁,二中有的仅是那一份淡淡的安宁与静谧,再加上优美的环境,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成为高中三年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 

老师们的敦敦教诲萦绕耳边,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伴随在左右。或许只是解答疑问后的一份释怀,或许只是闲暇时的一句调侃,点点滴滴,却弥足珍贵;零零碎碎,却难以忘怀。 

思绪不由飘回三年前,那时的我对新环境,新生活充满紧张,等到真正融入这个大家庭才知道,高中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暗无天日,虽然忙碌,但也能忙里偷闲;虽然劳累,但也有以逸待劳。日子过得简简单单,平平凡凡,也落得个快快乐乐,开开心心。轻松中带点紧张,紧张中带点期望,便也让这最美的三年时光在指缝间悄然逝去。 

高三了,毕业了,毕业不是结束,毕业意味着开始,开始踏上新的征程,不忘马二,不忘它给我一双翱翔的翅膀,让我能在下一站展翅。 

  

没有离别,就没有开始

朱家敏(来自和县)

三年韶光,聚散匆匆。彼时大家的欢笑声还未远去,离别的钟声却已敲响。然而就像雪莱所说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唯有经历苦涩的离别,才能够更加坚定我们迈向未来的步伐!

初到二中时,我们还青涩。但在这三年中,我们学会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我们了解了生物科技的超前,体会了诗词歌赋的优美,也窥探了数学王国的璀璨。我们增长了知识,更磨砺了品质,我们懂得了感恩和自信,明白该在人生长路中秉持自己一直坚守的东西。现在的我们,不该也没有理由逃避作为一个青年人应当承担的责任。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还未曾真正体会生活的辛酸,还有很多艰难困苦在前方等待着我们,在没有正式走上社会之前,我们都仍保有一份纯真,希望我们能在纷乱的社会中,一直面带微笑。 

结束的地方,也是我们开始的地方。三年光阴,多少人在我们的世界里穿梭来回,我们甚至来不及停下来认真地问个好,就只剩下一个匆匆的背影。但我们必须知道,相遇的我们,才是这三年最大的财富。始终和蔼可亲的施老师,勤勤恳恳的聂老师和何老师,风趣幽默的陈老师、陶老师、叶老师,还有曾经儒雅的林东祥老师,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个又一个三年里,你们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留给自己的却是风华老去,而你们始终没有一句怨言,你们是这三年里我们最需要感谢的人。当然还有朝夕相处了三年的同窗,这三年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最长,考试的挫折、嬉戏的开心、分食的欢闹,我们都共同体会、共同分享,现在,这些都已经成为回忆里最难以忘怀的片段。眼下的这个秋天我们就将各自奔天涯,然而拥有这么多共同回忆的我们,必将在今后的生活里彼此牵绊。世界这么大,人这么多,我们却如此了解对方,何其幸运!没有人能一起走到底,但是我们可以参与彼此的部分人生,在这段路上相互陪伴相互提携,那就是最好的回忆了。

也许有遗憾,也许有泪水,甚至有些许的心酸,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该长大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迷茫的前路。无论走过路是否精彩,未来的路仍在脚下,只要我们一直抱有希望,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就不会让生活单薄。 

再见啦,再见啦,我的好朋友们,我的恩师们! 

一天

王磊(来自含山)

晚自习的铃声刚停,班里的声响在失去遮蔽后显得变大,收书、道别、少有玩笑,书包常常在我走出班门后才被匆匆背好。我一脚踩进黑夜,和另外六十多个同学一起,和过去三年的上千个夜晚一样。 

夜晚的二中本身就是一团甜蜜的梦,在起雾的夜晚乳白的路灯氤氲出朦胧的诗、或是春色被凉丝丝的百合花香酿成沁心的歌。我却匆匆骑车划破这片寂静,车轮一圈圈,闪过寥寥行人,转过陆离街灯,拐入小道街头,毫不讶异地,看见爷爷在一圈昏黄中等我。 

三年,我努力向上攀登也曾遇上瓶颈,我努力充实自己仍有感自身渺小,我努力鼓励自己坚持而激情难免被重复和平庸攻破。我听说这也是成长-甚至不过是生命。 

回家后我迅速洗漱,展开一天的学业铺在台灯下回忆或巩固,提心困倦袭来,直到固定时间已到,心满意足,五分钟足可入梦。 

不过我偶尔精神颇佳,兴许数学写得兴起或灰心,或是理化生扰得心烦或惨淡。租房虽颇远可极静,时过八点便可只闻犬吠,无眠便要独处,独处便思绪飘飘。 

我想到一天的生活,早上6点45被唤醒,几乎是凭下意识穿戴、洗漱和吃早饭。骑车去学校,一路被凉风和人群弄得才全醒。这一部分每天几乎雷同,记忆已无特色。倒是数学课上的一道悬决的难题,体育课里的一粒好球,一个上厕所路上听来的笑话,一层铺满地面的白色…此刻又清晰起来。在我心中,它们就二中给我最生动的印象,温暖得让我自愿把三年时光投入她怀中浸润,美好到不需向旁人炫耀什么也自感满足。 

呓呓呀呀,我被它们哄着,一次次沉进无梦的夜。 

怎么说我爱你

呓呀呀

呓呀呀

一叠书脚 黄皱

一段车轮 尘起

怎么说我想你

吱呀呀

吱呀呀

一湖涟漪 缀开

一地白蕊 新衣

怎么说我怨你

唉呀呀

唉呀呀

一册笑靥 盈盈

一朝人散 黎明

怎么说我恨你

呜呀呀

呜呀呀

一轮机缘 际遇

一头白发 回忆

                                              ——《二中,我爱你》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不断树立领导干部崭新形象 

马鞍山二中党委召开三严三实学习交流会 

6月27日上午,马鞍山二中党委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交流会,党委书记汪正贵同志主持会议,党委委员郭惠宇、王玉平、褚亚飞、毕小红、喻全贵、金红艺参加了学习交流。 

汪正贵书记在交流中,主要从“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真实做人,平实做事”“反躬自省,虚心接纳各方面意见”等三个方面深入阐述了作为一位领导干部所应具有的优秀品质,提醒同志们在自身的品德修养、做人做事、开拓创新等方面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提升。 

党委委员们纷纷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学习交流气氛热烈而真诚。 

校办公室主任鲁峻、副主任陈仓筛同志列席会议。陈仓筛同志作了题为《在践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树立领导干部崭新形象》的专题辅导。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15年创新人才实验班选拔办法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范纲要》的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2011年起,在我校原理科、文科实验班的基础上设立创新人才实验班。所设立的创新人才实验班,将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能与发展方向,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今年我校继续在高一年级举办创新人才实验班,符合选拔要求的同学可参加创新人才实验班的选拔考试,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志愿和成绩依次录入编班。

 

一、办班类型 

1.创新人才理科实验班(理一、理二班) 

创新人才理科实验班一班、二班(两个班级实行平行分班),都为具有学科特长且有志于参加学科奥赛的学生提供培养平台。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学科潜质和发展需要,突出数学、科学和技术课程的教学,按照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以及青少年“科学与工程”大赛的要求,培养具有专长的选手。学习期间,学生选择一至两门奥赛学科为自己的学业发展方向,学校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为其参赛、获奖、自主招生和保送创造条件。此外,注重对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高质量完成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任务,高标准完成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致力于将该班毕业生向全国一流名牌大学推荐、输送。 

2.创新人才文科实验班 

创新人才文科实验班,将高质量地完成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任务,高标准完成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潜能,突出和增加语言、人文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同时,学校将按照全国中学生新概念作文大赛、英语风采大赛等高水平赛事的要求,培养具有特长的选手,为其参赛、获奖、参加高校自主招生创造条件,为名牌高校推荐、输送文史类倾向的优秀毕业生。 

二、报名条件 

报考我校2015年创新人才实验班的高一新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我校录取的2015年高一新生(不含中美国际班新生); 

2.中考语文、英语学科考试成绩均在110分(含110分)以上。 

三、报名方式 

1.时间:2015年7月24——25日; 

2.地点:马鞍山二中教学北楼一楼教室; 

3.类别:文、理科实验班可单独填报,亦可兼报;录取时,根据志愿和测试成绩择优录取。 

四、选拔方式 

(一)文理科实验班一试  

1.填报理科实验班方向的新生,须参加数学、物理、化学3门课程的素质测试,其中物理、化学两个学科合卷。各科目分值为:数学150分;物理120分;化学30分。 

2.填报文科实验班的新生,须参加语文、数学2门课程的素质测试,各科的分值为:语文120分;数学150分;英语30分(以中考英语学科成绩20%折算,不再单独命题考试)。 

3.文理科实验班可以兼报。 

4.所有测试均为闭卷,文、理科实验班数学测试内容相同,兼报的学生必须参加上述所有科目的考试。命题考查的范围主要为初中相应课程的学习内容,但试题难度均略高于中考水平。 

5.文理科实验班一试成绩公布:2015年7月28日上午8:00,查分时间通过二中网站查询考试成绩;10:00——12:00登记查分;下午3:00公布查分结果;下午4:00,二中网站公布“科学夏令营”营员名单 

(二)理科实验班二试 

1.参加对象:理科实验班方向考生,一试成绩前160名同学(市区前145名;三县各前5名。)。 

2.选拔方式:参加我校在郑蒲港分校举办的“科学夏令营”,通过学科讲座及测试遴选产生前100名学生。 

五、测试时间 

文理科实验班一试时间  2015年7月26日 

时          间 

 科    目 

7月26日上午 

7:30——9:30 

 语    文 

9:50——11:50 

 物理、化学 

7月26日下午 

 3:00——5:00 

 数   学 

2.理科实验班二试时间   2015年7月29——8月4日(“科学夏令营”培训及测试) 

六、录取方式 

1.创新人才文科实验班招生56名,不参加学科夏令营活动,录取成绩按参加一试测试科目及中考英语成绩的20%合计成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满为止。若第56名成绩并列时,比较中考语文、英语、数学三科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在报考该班的学生中,若有在初中阶段参加文学、外语等相关领域全国大赛并取得较高奖项,或参加全国语言与人文学科类大赛并取得特别优异成绩者,或正式出版、发表作品的,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可优先录取。 

2.创新人才理科实验在市区选拔100名学生,每班50名。录取时,按参加学科夏令营学生中考成绩(不含体育及实验成绩)的20%,一试成绩的20%,二试成绩的60%,折合成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满为止。当第100名出现并列时,依次按二试总成绩、一试总成绩、中考总成绩(不含体育、实验成绩)进行比较,由高分到低分录取,如不能区分,则全部录取。在报考该班的学生中,若有在初中阶段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领域高水平竞赛并取得较高奖项的,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可优先录取。 

创新人理科实验1班和2班的编班原则为按我校选拔测试成绩平行编班。 

七、录取时间

 2015年8月6日上午8:00通过二中网站查询考试成绩;10:00——12:00登记查分;下午3:00公布查分结果;下午4:00,二中网站公布录取名单

八、收费事宜 

录取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学生,按省市物价部门规定的省示范高中收费标准缴费。 

九、咨询办法 

联系人:钟老师              电话:8331031、8331033 

网址:http://www.ahmasez.cn 

咨询时间:2015年7月1日——7月22日上午8:00 –11:00; 

下午2:30——17:00(双休日不休息)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2015年6月30日

关于举办2015年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通知 

    各教研组、各年级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科研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理念深入人心。实践证明,有效的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及时总结我校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搞好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使课题研究更好地为课改服务,根据工作计划,学校决定开展教师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文主题 

中学教育教学的总体理论与实践探讨,分析中学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需要进行的改革和调整。对各门学科教学的探讨,侧重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思考和反思。 

    二、论文要求 

1.参评论文应体现广大教师在教育科研、新课程改革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文章,体现创新精神,能够反映出作者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实践探索。尤其鼓励广大教师提供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参评。 

 2.参评论文要求自主创作,引用他人的文章应注明出处,不得下载、抄袭他人作品。如有抄袭他人作品的,一经查实,不予评审。 

     3.每位作者限报送一篇参赛论文,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4000字。已获奖论文、已公开发表过的论文以及具体的教材分析、试题分析、课堂实录不在本次评选之列。 

     4.论文电子版发到教科处卢大亮老师的OA邮箱,并将论文统一用A4 纸打印一式五份(题目宋体二号加粗居中、正文宋体四号,正文不要出现作者姓名,不需要设计封面),直接交到教科处。 

 5.截稿日期2015年9月15日。 

    三、评选标准 

 1.突出学科特点,观点鲜明,富有创新性,符合教育规律,材料充实,内容丰富,语言通顺,逻辑严密。 

     2.能紧密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的实际,注重对学生品德及能力的培养,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智力,对教育教学及教改工作有指导意义或推广价值,对素质教育有促进作用。 

     3.论文阐述的内容、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和阐述问题的方法是科学的,与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效果相一致,在教育教学教改方面有创新。 

    四、评选办法

 1.由教学指导委员会部分成员组成学校评审委员会。 

     2.学校评审委员会分一、二、三等奖进行评定,写出评定书面意见。获奖论文择优在《二中教研》上刊发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推荐评奖或推荐给相关教育教学刊物刊发。 

    五、奖励办法   

      1.颁发荣誉证书。

  2.根据学校规定兑现奖励。 

                                                                                                                                                教科处、教导处 

 2015.06.29 

马鞍山二中食堂招标公告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食堂服务质量和用餐满意度,保障师生用餐安全,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对我校食堂进行公开招标,欢迎符合规定条件的中国境内投标人参加投标。 

一、项目名称: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师生食堂经营招标 

二、项目主要内容: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食堂和小卖部经营管理权,具体要求详见招标文件。 

三、投标人资格条件 

1、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已报名并获取招标文件。 

四、报名方式 

投标人请携带身份证及复印件、公司营业执照及复印件和报名费来二中总务处办理报名手续。请携带U盘拷贝招标文件电子稿。 

五、相关时间和地点的规定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5年7月10日17:30止 

2、投标文件递交时间:2015年7月18日8:00-8:30 

3、投标截止时间:2015年7月18日9:00 

4、开标时间:同投标截止时间 

5、招标文件购买地址: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总务处 

6、投标文件递交地点:马鞍山市第二中学一楼会议室 

7、开标地点:马鞍山市第二中学一楼会议室 

八、招标文件售价:500元/份,售后不退。 

九、联系方法: 

1、招标人: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招标联系人:  刘永刚    电话:0555-8331026   13721228696 

2、本项目联系人:叶张平    电话:0555-8331050  15955519358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2015年7月3日 

回首过去 展望未来 扎扎实实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 

马鞍山二中期末工作总结会顺利召开 

7月3日下午,我校在二楼报告厅召开期末工作总结会议,办公室主任鲁峻主持会议,校长汪正贵发表总结性讲话。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汪校长带领大家回顾了我校这一学期走过的历程,总结了2015年高考成绩。我校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扎扎实实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为人师表,弘扬师德;坚持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文化兴校三大战略。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2015年高考再创辉煌,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2015年高考,马鞍山二中各类考试人数984人。文理科650分以上90人, 600分以上434人。艺体类报名10人,全部达二本线。其中,冯沁雪同学以卷面708分的突出成绩勇摘安徽省理科状元。冯沁雪同学、张欣妍同学包揽马鞍山市(市区和三县)文理科状元。五位同学进入全省文理科前十名。林子窈同学已保送至清华大学。芮慈同学成为2015年安徽省唯一一位“一本上北大”的博雅生。 邵帅、赵子瑞、张拙成、许蓝天、陈炎炜五位同学2014年提前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人才实验班。孙嘉明同学公费留学至新加坡国立大学。林东同学顺利通过“空军招飞”选拔。陈世豪、叶恩铭、毕成伟等同学分别特招至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2015届竞赛成绩喜人。首届县域生成绩喜人。汪校长表示优秀学子的培养主要归功于马鞍山市基础教育质量好。在此,谨向全体考生及家长表示衷心祝贺!感谢全体高三教师三年来的辛勤付出!感谢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对马鞍山二中的殷切关怀!感谢全市小学、初中各校老师们的悉心培养!  

会上,汪校长还就他的多年教育管理经验谈了他对教育的反思,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细节的意义。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容易被忽视的地方,比如座位、校服、花名册、分数条、学生评语等,这些地方说起来是一些细微之处,但是其间蕴含着教育意义:点点滴滴,师德为高,为人师表,弘扬师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因为,对于学生的方式决定学生的未来。 

管理与人性。G=f(a,b,c,d,e……),管理其实是做减法,理顺关系、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激活能力,是解决问题而非制造问题。我校在对于体育馆开放、对教师的考核、对教师的考勤都是非常人性化的,学校宽松人文,教师自律。管理观取决于人性观,人内心善恶共存,好的管理就是激活人内心善的一面,亦即管理顺应人性。 

学生的视角。汪校长就2011年以来学校十件大事评选一例,从学校和学生的角度作比较,两种视角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仅有30%的吻合度,突出强调了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汪校长还带领我们分享了学生自己制作的《新生手册》,明确了“在教育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想法,放手让学生做事情”的教育观。 

外国友人的视角。汪校长从一个日本学生的质疑、一个外教的离开、保罗校长来访等实例反观我们自己的教育,在不足中改进,借鉴外国教育,做到人性教育、文明教育。 

二中教会了我什么?这是一位二中学生一篇文章的题目。从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品行、健康,其次才是分数。人在中央,上下相合(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左右相契(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古今相通(传统美德、现代文明),中外相融(国际视野、爱国情怀),这就是我们马鞍山二中学子要学到的东西。 

最后,汪校长满含深情寄语所有二中人:教育是静等花开,静下心来,倾听花开的声音。学校的本真是促进人的成长,学校应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会上,鲁峻同志还就暑假中深入开展“为人师表弘扬师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作了部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