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励学 敦行

德育之窗

国旗下讲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国旗下讲话 - 离开.到来.期待

离开.到来.期待

发布时间:2010-09-14阅读次数:

                      离开·到来·期待  

                                     徐文淑   2009届国际班  

    我来自2009届国际班,本应该在学校上高二的我,却选择出国,  

选择了在美国完成自己的学业,选择了在美国继续寻找自己的前途,追求自己的梦想。  

记得,2010819日,在浦东机场里,我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即将安检的乘客。但这一天,对于爸妈,对于我,是多么的重要。这一天,我离开了养育我十七年的土地,只身一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寻找自己的未来。2010年,对我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天,只要我登上飞机,就没有后悔药可以吃,选择了一条回不了头的路。还记得,在进安检前,妈妈问我,还想不想去美国,要不就不去了。我回答的是,不可能。其实,自己心里清楚,父母有多么的不舍,以后的路是有多么的艰辛。但我们,总是要迈出这一步的,只不过提前了······就这样,我怀着一颗忐忑却又很好奇的心,上了飞机,离开了祖国,来到了大洋彼岸,追求自己最初的梦想。  

我所在的州是明尼苏达州。现在,这边已经开始逐渐变冷了,南方人到北方来,还要适应气候,这个挺让人伤脑筋的。在美国,已经有半个月了。这半个月里,我拥有了很多第一次,有快乐的,有辛酸的,但这一切在我看来,都是最最宝贵的财富。  

我的接待家庭在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村庄上,四周不是草就是高速公路,因为语言不通,时常会觉得很寂寞。但美国人的热情,不是我们能想到的。尽管,他们和我说不了几句话,并且语速还要放慢下来,但他们每个人都不厌其烦的和我聊上几句,甚至会花出很长时间来问我很多中国的文化。我的接待家庭爸爸妈妈,对我都很好,教我很多,我听不懂的地方,他们都会做给我看。他们把我也当成家庭成员的一份子,我也能感觉到家的温暖。  

我在美国的高中是Mayer Lutheran High School.这个学校的国际生还是有好几个的,两个中国的,两个越南的。因为刚来,所以每天最愁的就是语言。课上,老师的语速真的让我们很烦恼。还记得第一次上课,上的第一节课是历史。就看着老师在前面拿着一本书读了好一会儿,然后问些问题,接着就听到第一颗上完了,下课了。当时的感觉真的和晴天霹雳没什么区别,连作业都不知道是什么。第一次感到上课上的晕头转向,腾云驾雾般。就这样,第一天,糊里糊涂地过去了。这边的教育和中国真的属于两条路上的,一开始还真没有适应过来。第一天,就把一个星期的任务全都布置下来了,要上什么内容,有什么作业。美国小孩学习真的很轻松,大多数都是读读课本,预习一下,但对我们来说,读一课要花上一个小时,几乎每个单词都要查,还有很多专有名词要记,上了两个星期的课,这依旧让我很头疼,但好在开始逐渐适应了这边的学习,上课。现在最大的难关就是语言。很多老师和我谈话的时候,都会鼓励我,叫我不要担心,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不担心是不可能的,所以把老师说的这些话当成动力,更努力地去学习,去适应。  

在这边,亲身感受到这样一句话:中国学生都是数理化很强的怪才。尽管题目看不懂,但照样全都能写出来。所以,我最轻松的一门课就是微积分了,不用让我那么惆怅的。在这门课上,我们中国学生还能帮到一些忙,挺高兴的。这所高中并不大,只有一层楼,走廊也不宽阔,但每个学生都很热情。每天,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的全都是快乐。在这边交到了几个好朋友,很多事不懂得,他们都挺乐意去帮我解决,挺感谢他们的。在学校里,课外活动也很多,因为现在是秋季,所以大多数都和排球,足球,橄榄球有关。每周都会有几场校与校之间的比赛,现场看的气氛确实很high  

我已经在这所学校上课两周的课了,已经在美国待了半个月了。逐渐的,我喜欢上了这边。这么多天,想好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只有不断地去努力,不断地去奋斗,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学会了一个人勇敢地,往前走。这段日子,我想过家,想过在中国的每个朋友,但自己很清楚,只能想想,还是要继续努力地奋斗,这样才对得起一直在关心我,牵挂我的每一个人。我相信自己,我会在不断地奋斗中成长,在这条路上,做出漂亮的成绩。  

我期待,明天会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