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校高一部分师生于2008年12月13日赴南京参加了南京大屠杀71年祭纪念活动,活动受到中央、省、市媒体报道,以下为摘录片段。
南京悼念30万同胞遇难71周年(组图)
5000人集会寄托哀思
悼念仪式在国歌声中开始。伴随着哀伤的《安魂曲》,广场上5000人士低首默哀,并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三鞠躬。
10时整,南京全城警报声回荡。在集会现场,武警战士缓步把7个花圈敬献给30万遇难同胞。随着千余只和平鸽展翅腾飞,夏淑琴、常志强、吴正禧、张秀红四名幸存者代表和来自南京晓庄学院、马鞍山二中的四名青少年代表一起,敲响了和平大钟,表达了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的信念。
省政协副主席包国新在悼念仪式上讲话。他说,重温历史,悼念遇难同胞,就是为了警策世人,永远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陈湘宁作为代表宣读了《南京和平宣言》,省演艺集团的艺术工作者合唱了《和平祭》。集会结束后,各界人士排成长队,参观悼念,沿途向逝者献上一朵朵雏菊。当天,纪念馆内上演了话剧《沦陷》,南京还分别在普德寺纪念碑、北极阁纪念碑、燕子矶纪念碑、中山码头纪念碑等处设分会场,举行悼念活动。
百名幸存者泪忆历史
在纪念馆的悼念人流中,有来自各地的群众、青少年学生,还有上百名幸存者代表及其家属,人人穿着素服,心情沉重。73岁的陶承义老泪纵横。71年前,尚在母亲襁褓中的他失去了父亲、舅舅和表姑。后来母亲流着泪告诉他,一群日本兵闯进了南京难民区,将父亲、舅舅和表姑抓走了,他们再也没回来。
“昨晚,我的脑子里不停地出现遍地尸体、血流成河的情景,一夜翻来覆去没睡着。”陶承义擦着眼泪回忆过去。他激动地说,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对日本人民是友好的,但日本右翼势力要向中国人民谢罪,要赔偿民间的损失。
“我来南京感受真相”
“我们不忘71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和屠杀中国人民的历史事实,我们反对篡改侵略历史。让中日两国人民携手实现世界和平!”昨日,在哀悼的人群中,来自日本友好团体东铁路工会的一条三行标语引人注目。这个工会是日本最大的工会组织,每年都组织不同的年轻人来南京哀悼。
“到南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亲身体验那段历史,全面了解事件真相,牢记战争的残酷性,不让历史重演。”工会业务部长柳明则说,日本右翼势力在掩盖真相,学生在学校学不到那段历史,书上只有一句:据说日军在南京发生了多人数的屠杀事件。
工会团长村田俊雄表示,他相信这段历史,回国后会利用工会的报刊,把在这里的所见所闻和大家的感受登载出来。(记者 戚庆燕 于英杰 宋峤摄)
var para_count=1


另:中新网南京12月13日电(朱晓颖 吴瞳)
凄厉的警报声如期而至。今天上午,江苏省暨南京市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际和平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三十万同胞遇难七十一周年。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至一九三八年一月的六个星期时间里,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国同胞三十多万人遇害,南京城三分之一以上街道和建筑物被毁。一九九四年起,南京市民每年在十二月十三举行集体悼念活动,牢记国耻,祈祷和平。
冬日的南京显得阴冷。早上十时,警报声中,聚集在纪念馆悼念广场的三千军民低首默哀三分钟,并向遇难同胞三鞠躬。
中共江苏省委和南京市委、江苏省政府和南京市政府、江苏省军区等单位向遇难同胞敬献了花圈。低回的《安魂曲》声,令现场的人们心情立刻变得沉重起来。
已经八、九十岁高龄的几位大屠杀幸存者今天也特地来到悼念现场,凛冽的寒风中,他们饱经沧桑的脸上依然透露出顽强,令人肃然起敬。日本妙心寺和平法要访问团、日本两尊观音思考会访问团、日本真宗大谷派第六次和平法要友好访华团等友好团、日本东铁路工会代表团的代表也参加了悼念活动。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包国新在集会上致辞说:重温历史,悼念遇难同胞,就是为了警策世人,以世为鉴,永远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就是为了揭露和批判日本少部分右翼分子否定侵略、妄图翻案、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图谋;就是为了教育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不忘国耻,深刻铭记历史教训;就是为了更加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作为亚洲和世界上的重要国家,中日两国改善和发展友好合作,进一步加强各项领域的交流,增进理解和互信,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人们的心愿。
集会上,南京市民代表十大杰出青年陈湘宁宣读了《南京和平宣言》。随着千羽和平鸽腾飞而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各界代表一起撞响了“和平大钟”,钟声激越,表达了人们缅怀遇难同胞、祈求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
当天,南京市民还分别在普德寺纪念碑、北极阁纪念碑、燕子矶纪念碑、中山码头纪念碑等处设立分会场,举行悼念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