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励学 敦行

德育之窗

国旗下讲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国旗下讲话 - 汪正贵校长访美散记(摘录)

汪正贵校长访美散记(摘录)

发布时间:2009-03-19阅读次数:

汪正贵校长访美散记(摘录)  

   

  216日,校党委书记、校长汪正贵参加了国家教育部举办的“中美中小学校长领导能力培训”,在美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访问,汪校长在访美期间坚持将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其文笔美、真实,见解独到,现将其中的部分摘录下来,以飨读者。


 

 

   

 


 

 


 


 


 

 

2月16日  

从北京坐飞机十小时二十五分钟到旧金山,然后转机至洛杉机已是中午。人困马乏,漫游洛杉矶,一点感觉都没有,只是想睡。印象比较深的还是美国的蓝天和白云,翠绿的草地和蔚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浪花拍打着金色的长滩,让人妒羡。  

这里是1932年和1984年两次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早在1932年,当时美国还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代,美国人已然建成了可容纳8万人的大型体育场。门前的男女裸体雕像没有人头,导游解释是当时设计者不知道应该用哪个人种的头像,考虑到体育的全球参与和种族平等精神,最后只能是留下一个缺憾,只有四肢,没有头脑;也是对体育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谑意。  

谈到美国的基础教育,有感于斯。中国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毫不逊色于美国,但在德育方面还是有不同和差距,美国规定12岁以下儿童不能单独在家,必须有成人照料,否则追究家长责任,洛杉矶晚上实行宵禁,16岁以下青少年晚上十点后不得在街头独自逗留,21岁以下青年不得抽烟饮酒等,非常严格。  

美国的学校差异也大,不同社区的学校品质不同,与阶层相关性大,华人除外。  

美国的餐馆牙签放在吧台,直饮机的热水按钮特殊设计,以防孩童受伤,其人文可见一斑.多人所乘车辆在高速上有专用通道,意在鼓励多人共车,减少能源使用。这也是制度设计问题,不是强制。  

中国人的插队意识和喧哗习惯让人脸红。美国的汽车很多,也形成了特有的汽车文化,比如有专门的残疾人停车点;比如严格禁鸣,特别是在人车混合道上,汽车绝对让行人,甚至等行人。  

   

素养也是文化,需要从小养成。  

   

2月21日  

今天又是一个晴朗天气,冬日的阳光尖锐地穿云而来,料峭、清冽。一早我们驱车来到曼哈顿下城的南湾码头,乘游轮去拜访自由女神。从游轮上回望曼哈顿,俨然是一座水上都城。  

自由女神像是1876年美国建国100周年纪念时,法国作为礼物送给美国人民。想当年美国的建国思想就是从法国而来。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法国启蒙思想家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成为美国的立国思想。一百年后,法国又给美国人民送来象征自由的女神像。神像钢架由著名设计大师艾菲尔完成,雕塑由设计师巴特尔设计草图,雕刻家维雷勃杜克历时十年在巴黎完成。女神像的形体以巴特尔的妻子为原型创作,面容则取自他的母亲。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头戴光芒四射的七角冠冕,象征世界七大洲及四大洋的七道尖芒。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长达 12 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7月4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花岗岩构筑的神像基座上,镌刻着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十四行诗《新巨人》中的诗句:  

  欢迎你,  

  那些疲乏了的和贫困的,  

  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  

  那熙熙攘攘的被遗弃了的,  

  可怜的人们。  

  把这些无家可归的  

饱受颠沛的人们  

一起交给我。  

我高举起自由的灯火!  

自此,自由女神立在哈德逊河口,面向辽阔的大西洋,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  

通向码头的著名的华尔街宽不过 十米 ,长不过数百米,高楼挡住了阳光,这里是天堂,也是地狱,每天造就十多位千万富翁,千位百万富翁。  

美国的街道和主要建筑大都完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比较成熟和稳定,是一个没有历史却有历史感的国家。反观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大多数城市却像是没有历史的新城,五十年前的房子几乎少见,是一个有古老历史却没有历史感的国家。  

世贸大厦的废墟上正在建设四栋新楼,这是美国少有的城市建设。新楼高 1776英尺 ,以纪念美国独立。911的阴影仍挥之不去,也是美国人民长久的隐痛。  

   

   

2月23日  

今天是星期一。阳光灿烂。  

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没有商业,更没有商业氛围。一派宁静、庄重、典雅、高贵。这个城市是法国人设计,设计理念中参考了中国的风水学说,整个城市以国会山为原点,以国会、华盛顿纪念碑为中轴,东西南北四个区,街道宽阔,整洁,建筑以灰色为主基调,运用大量的柱子,齐整庄严。其间也有许多变化,华盛顿纪念碑如一把利剑,剑锋直指云霄,这是世界上最高的纪念碑;国会是圆形穹窿顶,白宫是方型顶,林肯纪念堂是方型,杰弗逊纪念堂是圆形。所有的建筑均为灰白,建筑群之间是大片的草坪和水面,四周树木据称在春秋之季五彩缤纷,配以蓝天白云,让人留连。而在高速公路边的五角大楼,则毫无生气,却有几分神秘。  

华盛顿的几个博物馆值得一看。尤其是油画,其用色、光影明暗、立体感,确实无如伦比。  

华盛顿人口不过六七十万,确是北美最美的城市之一。  

从洛杉矶一路走来,是从自然(洛杉矶)走向商业和经济(纽约),走向政治和文化(华盛顿),走向历史和未来(波士顿)。  

   

2月25日 星期三  

自今天开始,专门切入美国教育,以解剖麻雀的方式逐步深入,并加以中国教育的比对和思考。  

上午参观牛顿南高中。该校校长一人,副校长二人,管理者17人,240教师,1800名学生。  

见闻录如下:  

课时有长短之分,长者75分钟,有考试。  

学生办报,一年8期,完全由学生运作,包括拉广告来筹资,校长除管发行外不得干涉。  

体育馆不大,却有跑道,多种功能,蓝球架收吊在空中,用时放下,所有四面座椅均为移动折叠式,收在墙边,不需要固定看台,馆内楼高一层,不需要增加高度和建设成本。  

图书馆藏书不多,但利用率高,室内布置非常人文、温馨、多变,鼓励学生利用此地进行学习。各种馆室利用率都高,不似我们的浪费闲置和装点门面。下一步二中要做实科技、实验、图书、阅览、体育、艺术等场所的设备、阵地、队伍和管理。  

墙壁文化丰富多彩,名言警句,学生作品,各种招贴,还有wall of sham,是美国式的幽默,学生自己张贴的是被大学招生办退回的入学申请信。  

学校没有中层。两副手一人管学生一人管教师。同时将师生分为四个部,由部长管理,相当于四个小学校,学生完全随机分部。另有学科组长,负责学科教学教研。另有辅导员等,充当学生的顾问。  

下午访问了麻州教育厅。其行政功能一为监管与评估,二为帮助与支持。联邦只有统一的法案,没有具体的措施。市只有学区,没有教育行政机构。各州管理自己的教育事务。  

听了几个讲座,有一些感触。  

感觉中国在向美国学动手能力培养,美国在向中国学习学业水平测试。看来教育的问题只是一个钟摆,左右难以平衡,如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纪律、科学与人文、统一与个性、素质与应试等,东西方教育都存在自己的偏颇。恰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如要寻求教育的完美,就等于寻求人性的完美。这也是教育的乌托邦。  

所谓素质教育与升学质量并不矛盾。在我看来,身心健康,品行端正,在此基础上知识和能力强,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是培养完人,不是反对升学质量。素质教育是培养健康的有道德有文化的人,如只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化没能力,有教育没教养,有教养没健康则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所以美国人也重视升学质量,质量第一,天下皆然。美国也有排名,社会也有评价,家长也有选择,学生也有竞争。山东目前的一些做法,不可持续。  

中国的教育有点像是戴着镣铐跳舞。  

“四有”看来是对的,“三个面向”也是对的,要坚持。  

教育均衡最重要的是解决城市与农村的均衡,东西部的均衡,低收入或弱势群体不因不受教育致贫,也不因受教育致贫。而不是在一城之内的微观学校层面削峰填谷。要尊重差异,重视发展。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发展问题,均衡发展的终极指向还是发展。  

你教的方法就是你教的内容。方法本身也是内容。比如管理的方法也是管理的内容。或者说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学或教育本身。  

教育者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是一种天职,一种责任。我们是为我们社会的未来投资。  

特殊的孩子只要他能力所及,都应该接受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学校要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教育理念、教育理想、教育追求、教育信仰、教育探索。  

自由与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  

标准要统一,做法要多样。我们是做法一致,标准不一。如北京上海高考比安徽低,马鞍山学业水平测试标准比北方高,等等。  

   

2月26日  

今天上午访问波士顿学院,这是一所私立天主教大学,1.5万学生.下午访问麻省州立大学波士顿学院,是麻省唯一的州立公办大学,三面环海,一面面向市区,风景秀美,让人留连.  

肯尼迪图书馆博物馆坐落于学校内。美国有十来个为纪念总统而建的图书馆。肯尼迪图书馆是政府投资和个人捐赠相结合的典范,全球三千六百万私人捐赠了该场馆建设,今天我也捐了一美元,以示对这位英年早逝的总统的尊敬和纪念。肯尼迪总统英姿勃发,风流倜傥,43岁做了总统,任上做了很多创新的事,把人类送上月球,为黑人争取平等互利等。1963年遭暗杀,以45岁的壮年离开人世,给美国人民留下无尽的怀念。巧合的是,他的弟弟后来也遭政治暗杀,与他同时代争取黑人民主权利的马丁. 路德金 博士也遭暗杀身亡。但是正如肯尼迪总统本人所言:一个人可能会死去,一个民族可能崛起或衰落,但是思想和理念却会永存(A man may die, nations may rise or fall, but an idea lives on.)。他本人,还有 金 博士,正是这样的历史伟人,他们把精神财富留给了美国和美国人民。  

麻省是教育大省,教育质量全美领先。  

昨晚和今晚均参加美国人的家庭晚宴,体味传统美国人的家庭生活。美国人并不像想象的不重视家庭观念、感情淡漠、子女不管父母。据我所见,情况其实相反。只是每个人的独立意识更强,也更相互尊重彼此,并不是无情无义。  

   

2月27日  

麻省是教育大省。著名的大学有哈佛、麻省理工、麻州州立大学、东北大学等全美乃至全球名校。基础教育也在全美领先。  

早上艳阳高照,气温上升到20度以上。此行天公作美,每到一处,当地天气由阴转晴。来美国室内也就是一件衬衫一件西服,户外加一外套,波士顿虽则天气最低到零下十度,穿的衣服却比国内少,好多衣服尚未派上用场。顺便一说,美国至今沿用英制老式度量衡,气温用华氏,高度长度用英尺,距离用英里,容积用加伦。其实英国人自己也不用。美国处处创新,此处保守。据说是更换度量衡成本太大,拖延至今。  

今天上午参观Adover high school,一所9-12年级的高中。中午参观一所私立学校,非常著名,1778年创办,华盛顿参观过,出过一位总统。这所私立学校师生比15,有很高的教学质量。  

美国的中学没有班级,更没有班主任。学校配有辅导员,主要帮助学生选课、申请大学、心理辅导。一人联系240名学生,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同工同酬。  

各校课时长短不一,有45分钟,也有80分钟一节。大都在2点左右放学。下午是课外活动,包括体育活动。  

教师每天工作就是上课,一般每天平均上2.5节课。  

学生走班上课。课堂较松散。课外功课不少,公立、私立皆然,一般在3-5小时,多在十小时不一。没有不付出能学得特别好的,没有轻松上名牌大学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觉得美国学生轻松是一种误解。上好学校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中美文化差异不小,在教育上也有反映。但是并不存在一个完美的教育,东方西方,大抵如此。  

美国人比较享受工作。美国禁烟比较彻底,如在学校,凡是其领地上均不得抽烟,不能让学生见到抽烟,电视上也如此。欧洲有的国家规定香烟必须拆零卖。中国此路还很长。  

美国学生历史必修,科学可选两门。  

下午访问了座落在剑桥镇的著名的哈佛大学本部。商学院、法学院在别处。校园本身形成社区,也形成一种校园文化。鸡血红的校舍是其建筑标志性颜色。学校创立于1638年,首任校长John Amose Comenius曾提出著名观点:暴力产生于无知,因此所有人都必须被教育。  

在哈佛教育学院听了Reimers先生的讲演:全球化与教育的挑战。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  

   

   

2月28日  

上午听 郑 教授作关于中美关系的报告。所云:70年代到80年代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点是共同防范苏联,互打对方牌,意在第三者,1991年苏联解体,中美关系失去基点,2001911后,共同反恐成为双方基点;此为政治考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成为双方基点,中美之间经济的相互依赖形成俱荣俱损的恐怖平衡;此为经济考量;将来可能是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国只有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才可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对对方的吸引力和张力,从而达成一种新的平衡;文化或文明的力量是永恒的,西方现代病也许要寻求东方文明的疗救,从而成为未来中美关系的永恒基点;此为文化考量。  

下午4点被保罗校长接走,没办法,两人相对,只能开口说英语。先去中餐馆吃饭,教他用筷子。然后去学校看该校女子篮球赛,校长的二女儿是队员,比赛以三分惜败另一校队,姑娘们都哭了。比赛过程中主持人向全场介绍了我,起立向大家致意。见到校长夫人简妮特和另两个女儿,见到学监 和 夫人,见到副校长 和部分 老师,一些家长和学生也主动过来打招呼.学生 家长和 老师、同学一同观看比赛,赛场气氛热烈,大家对体育的热爱和关注令人羡慕不已。一个健康的民族应该从体育做起,学校责无旁贷,不能只是关注体育特长生的运动,应该关注全体学生的体育运动。体育场馆要为学生 和 老师服务,否则是浪费,是犯罪。  

晚上去接待 家庭余 教授家,23年前从北京来美国,一家三口。  

   

3月2日  

昨夜大雪,7- 13英寸 厚.今天波士顿地区中小学停课。部分政府部门也如此,公司例外。  

据说反穿内衣于外,天可下雪,有学生们冬天反穿内内衣,祈盼下雪可以停课在家。虽然夏天还要将课补回来。  

上午原定行程取消。早上十点半,保罗校长来我的接待 家庭余 教授家里,我们三人交流一个半小时,主要谈教育的话题。启发有:其一,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艺术不一定要人人懂,但健康必须人人有。因此中国的学校,体育也应该提升到与德育、智育相等的地位。可以考虑从管理机构上来确认体育的地位。其二,学校要严把教师入口,校长要在专家初选基础上面试,最终确定人选,并且在前三年跟踪,如果在教学能力、处理师生关系、性格等方面不适宜做教师,要坚决辞别,因为学校没有义务培养教师,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地方而不是培养教师的地方,学校可以帮助教师发展,但不能从头培养。对于老教师关键是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职业倦怠,因为对于教师来讲,激情、热情、爱心、投入等非常重要,一个老教师也许不如一个实 习 老师受学生喜欢,其道理在此。其三,校长要与教师委员会、学生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密切沟通,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事于民。美国教育也有自己的问题,如学校委员会与学监和校长的牵制,工会与校长的博弈,使得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是求懂教育的人掌管教育的命运.  

中午吃烧烤,牛排很香。  

中午用了一个小时参观了保罗校长的学校.学校座落在波士顿南部的一个小镇newton,人口2万人左右,小镇安静、平和,各种颜色的房子散落在树林中,整个镇没有声音,白天也如此。餐馆里也很安静,人们相互交谈的声音以不干扰旁边的人为限。  

学校是镇上唯一一所高中,学生1200人,教师200人。建筑外表平常而普通,内室整洁而讲究,人文而实用。可谓秀外慧中。健身房、球馆、木工房、车间、家政教室、特教教室、机房、礼堂一应俱全,黑板是白板,是可以互动的电子板。每个教室挂有学校精神的招贴画。图书馆休闲雅致,错落有序,充满人文气息和书卷气。墙壁文化发达,比如校史上所有有名气的运动员的姓名和事迹镌刻在墙上,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示在墙上……  

下午驾车去俱乐部打了场网球,和一高中四年级的男生对打。不好意思的是学生的妈妈一直陪着我们。十几天没动过,打了一个小时的球,浑身筋骨舒畅,人也轻松许多。生命在于运动,诚哉斯言。  

晚上在接待家庭吃晚饭。其公子1995年生,现读七年级。看看他的书包,大吃一惊。每一本书都像大百科全书,数学书厚达1000多页,历史、地理都是700多页,七年级也要学化学等科学,另学西班牙语、法语等。看来美国孩子的书包更沉,学生根本背不了,相当一部分留在学校。看其内容,写得很宽,不深。涉及面广,学生小学已接受科学和人文。总体看来,美国中小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内容比中国学生学的要多,更早,更宽;科学部分接触的也早,内容也宽;数学则不难不深。高中科学只要选两门。看来美国书本是学材,中国书本是教材。  

   

 3月4日   

今天是最忙碌的一天。  

早上六点半随保罗校长去学校,七点钟在门口迎接学生照旧.七点半去听了一节生物AP课,两节连堂的关于DNA实验课。课堂容量不够,教学效率稍欠。  

8点半参加一个正式的欢迎茶会。校长致辞并送我一件运动校服,学区学监致辞,学校委员会会长致辞,镇长致辞并送礼物。致辞顺序是由小到大,三言两语,上一人为下一人介绍。最后我致礼节性答辞,先送上一幅画。报社记者随行采访。  

十点欢迎会结束,去邻近的一个中学,4300人,全美明星学校(美国人也评,而且好像是每年评)。听了两节中文课。汉办派的中 国 老师,水平不怎么样,也许她的中文水平不如英文水平,并不是会讲中国话就可以教汉语。此是一大问题。相反也然,我们请外教,也不是会英语的就会教英文。  

中饭在办公室吃外卖。  

12点半参加学生社团组织的欢迎会。送了不少自制的礼物给我。我回之以毛笔,每个向我提问的学生一支。学生们先介绍了他们自己的各种社团组织,学生自治非常发达,也做了很多实事。然后我作了十分钟关于青年的即兴演讲,所云:青年是社会的希望,充满活力、激情和创造力,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未来将是你们去创造,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sunrise,很羡慕你们年轻,而我们已是sunset. 很欣赏你们学生纪念册上的一句话:“we can change the past nothing, but we can change the future everything.”(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任何事,但我们可能改变未来所有的事)。每个人都曾年轻过,怀疑青年就是怀疑我们的过去,看不起青年就看不起我们自己的过去;青年是未来,怀疑青年就是怀疑我们的未来。我个人也曾是学生会干部,我相信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在活动和服务别人中形成的,你们多做一点事不会失去什么,只会得到。希望你们多为学生、学校和社会服务。希望你们年轻人做到三点,对人真诚;对事负责;具备世界眼光,增强国际理解,将来更好地领导世界。欢迎你们有机会去中国,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未来是属于你们的,未来也需要你们去创造,你们要想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世界,你们就应该怎样去努力,未来的世界在你们手中。 并回答问题,一学生问:你此次回去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我想让学生更多地参加体育锻炼,象美国学生一样热爱体育运动,做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强大的民族首先应该是健康的民族,青年应该是充满活力与创造、健康而快乐的。至2点整,学生们意犹未尽。  

随后参加部分教师组织的非正式交流会,简短的茶歇后,给他们讲了一番中美教育的差异,所云:中美教育存在很大差异,有些是经济问题决定的,比如教育经费和学生班额数,有些是社会问题决定的,比如激烈的学业竞争,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也有的是文化差异,比如纪律与和谐、统一与个性、公平与效率、重过程与重结果,正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反映,没有对错高低之分,正如钟摆之两端,也许取其平衡是最好的办法。举一例:美国课堂生态较好,但效率不够,教材厚但容量不大,重在过程与参与;中国课堂效率高但缺乏生气与活力,教材薄但学得累,重结果。正如一日三餐,可以吃各种饭菜,吃起来慢但有味,重过程与享受和品味,也可以将其营养浓缩成药丸,生吞可也,营养一样,效率高但无味,重结果与接受。并回答问题至3点整。  

学校应该有自己的颜色,城市也应该有自己的颜色。  

3点至6点观看学生《GUYS AND DOLLS》(《红男绿女》)的音乐剧彩排,观众是福利院的老人,幼儿园小朋友。演出前主持人介绍了我,起立致意。演出在一千二百人的礼堂举行,舞美、道具、音响、服装、乐队非常正规,完全参照百老汇演出标准。相当多的经费是家长提供。编排训练演出全由学生完成,三个老师辅导。质量非常高,有吻戏,学生演的自然,观众报以掌声。演出中间休息十五分钟,三个小时后结束。周五至周日将有正式演出并卖票,15美元一张,家长学生社区居民会来观看。  

晚饭在办公室吃 Chinese food 外卖。  

6点半至745参加家长会,我讲了美国学校开设中文课的必要性:一是中国学生了解美国比美国学生了解中国多;二是世界上讲汉语的有13亿,和英语一样是大语种;三是学中文可以更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加强国际理解教育。  

   

   

3月5日  

上午8点去一小学参观,即将退休的Smith先生是一位老教育,谈了很多他的教育理念。他每天早晨会和每个学生见面,会让不开心的孩子高兴起来。每天都是新的,孩子是最宝贵的财富。他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是很重要的,记住学生的名字更重要。  

10点去学区办公室会见学监Simons先生。也是一老教育,做了十六年学监,今年夏天退休。他与Smith一样慈祥友好。他认为最头疼的事是永远不知道明年的钱是多少,在哪里。特别是2009年的学校预算普遍受到影响。  

今天我在这里的访问上了地方报纸的头版,三幅照片。标题是“East Meets Weast” 报道比较客观,对本人的观察也比较仔细。  

晚上7点至8点,学校委员会开会。参会并回答了他们的问题。学校委员会由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社区代表、家长代表组成。主要是帮助学校解决问题,提供经验。一位年迈的妇女,非常慈爱,说她也有一个41岁的儿子,和我一样大,临别过来拥抱了我,从她的眼神里读到母亲的慈爱。  

   

   

3月6日  

早上照例在门口迎接学生。  

8点半至9点一刻,在学校礼堂对全校1400名师生发表演讲,主题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教育》, 最后用英语表示感谢,当说到“The day is very cold, but my heart is very warm.” 全场热烈鼓掌。整个演讲有四次全场自发鼓掌,最后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只得鞠躬致谢。并回答了学生提问。一位学生问如何评价奥巴马,我答:他很年轻,看上去很有活力,这让我想起了同样年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是一位我尊敬的总统,我认为年轻的总统应该会更多的创新,带领美国走得更好;我相信你们中间也会产生今后的美国总统。学生鼓掌。会后,老师和学生纷纷前来表示祝贺与称赞。  

上午10点学监又来,专程辞别,并送一大幅照片。镇警局领导也来辞行,并送两本书以为纪念。  

先后到若干教室与学生话别,并回答部分学生提问。在一堂历史课上参与了学生的历史讨论,关于二战美国是否应该在日本扔原子弹,正反双方各持已见,有理有据(提前作些资料准备),最后我发表个人观点,并支持正方,所云:作为人文科学,采用讨论或辩论的方法很好,也许我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是真理愈辩愈明,也许我们不能让大家都同意一个观点,但是讨论本身很有价值,讨论的本身比讨论结果更重要。评价历史上的事件,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看原因,为何要做?二是看后果,做了如何,是正面作用大还是负面作用大?三是不能脱离当时背景讨论,因为当时的决定与今天教室里的讨论是完全不同的环境;同时又不能局限于当时,应该放置于较长的时间段即历史的长河中去观察会更科学。就这件事本身来看,我本人支持正方,当然当时的决定非常困难,也许不是最好的办法,可能是比较好的办法,但是历史不能假设,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不投放原子弹也能很快结束战争,虽然这个决定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历史不会重来,但是历史会以相同或相近的方式重现,学历史会帮助我们通过对过去的分析和认识,更好地把握现在,指导未来。因此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这也是我们重视历史课的原因。  

参观了特教班级。美国的残疾或智障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会被安排在特殊班级,非常人文。令人感动的是十几个特教班的孩子用了五天时间给我做了一个礼物。有画,有照片,合成一集,令人感动,我说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中餐在学校食堂吃。饭后又看了几个班级,先后到了校长两个女儿上课的不同班级。  

一点半钟准时离开学校回波士顿,二点半与校长话别,相约四月在中国见。下午4点至6点全团总结,晚餐毕,美国之行结束,明早从波士顿飞华盛顿转机,再飞北京。  

It’s over.  

   

   

附我在Oliver Ames高中的演讲稿:  

   

尊敬的Paul校长,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早上好!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和AMES高中的同学 和 老师们一起交流。我是第一次来美国,20天前,我乘飞机十个小时,飞越太平洋,来到美国;我来之前,我15岁的儿子问我,美国有多远,我告诉他中美两国分居东西两半球,但是其实我们之间的距离比我想象的要近得多。20天来,我从旧金山到洛杉矶,从纽约到华盛顿,从费城到波士顿,领略了美国的历史和文化、自然和社会,接触到美国很多民众,结识了一些美国朋友。通过参观和交流,我深感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利坚民族几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为了争取自由、平等、民主和博爱,进行长久的令人敬佩的努力和追求的精神;美国人民的开放、包容、创新、拚搏的民族性格;美国人民二百多年时间里在各个方面创造的辉煌业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我对美国和美国人民的理解和尊敬。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教育。想借此机会和大家谈谈我心目中的中国,籍以加深各位对中国的了解。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与美国隔洋相望。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东方大国。说她古老,是因为中国有五千年文字记载的文明史,而且她的文明传承绵绵未绝,这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说她年轻,是因为新中国的成立才六十年,改革开放才三十年,三十年来中国人才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国现在有50多个民族,13亿人口,世界第一;国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中国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但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还很大,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够富裕,人均经济总量在全世界排名靠后,总体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我是学历史的,根据我的观察,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性格和传统。不同的民族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世界,以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待人接物,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正因为如此,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而且这种差别和特性,没有高低之分,又恰是人类文明交融、合流、碰撞、分享、互相促进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我看来,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传统价值观主要受儒家思想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刚建有为,自强不息,勤劳智慧。中国是一个苦难的民族,历史上有过近百年的遭遇外国侵略的屈辱历史和五千年的各种天灾人祸,但是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斗争和努力,中华文明从未中断,中国人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以自强不息的韧性延续传承着自己的文明;  

第二,崇德利用,重视道德教育,以德育代替宗教。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宗教,但是中国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中国长期以来以德化人,强调“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与人之间要同情、关心和爱护,即仁爱之心”,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是指明辨是非、善恶和知己识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第三,为人做事主张中庸,强调和而不同。中庸之道是指不走极端,“执两而用中”,“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和而不同是指尊重差别,以和为贵,主张差别基础上的和谐,中国古话说,五色为之彩,五音为之美,五味为之鲜,五金为之坚,反对简单的统一和对立,比如当今世界,各种文明交相辉映,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第四,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协调,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反对人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  

中国人几千年来正是以这样的理念生存、生产和生活,以这样的观点看待世界、自然和社会,以这样的传统去教育、影响青年和后辈。  

谈到教育,正是我的本业。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是教育改变了我的人生。父母给了我生命,教育给了我智慧。我本人从小学念到研究生,前后十七年;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使我对中国的教育有深刻的感悟和体验。  

首先,中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由来已久,二千多年前孔子就开门办学。中国古人讲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天下第一等好事莫过读书”就是社会重视教育的反映。中国的教师敬业爱生,中国的学生勤奋刻苦,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中国的社会尊师重教。  

其次,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但不是一个教育强国。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从规模上来说都是世界第一;但中国的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中国最著名的大学清华、北大在全世界排名只在百位左右。  

第三,中国还是一个教育难国,学生数量就有3亿人,相当于美国的人口总数,激烈的学业竞争使得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堪重负,城乡教育的差别使得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难以实现,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两个维度都存在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既不能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求,又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教育的自身规律,使得教育的现实离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远。  

如何实现教育理念上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教学内容上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教育管理上纪律与个性的统一,等等,是我们教育当中存在的最大困惑,也正是我来美国考察学习的重点,我期待着通过与美国同行的切蹉、交流和学习,改善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学生。  

二十天以来,特别是在AMES高中的最近一周以来,感受颇深。星期六我看了学校女子蓝球队与外校的比赛,虽然以三分惜败,但是姑娘们“老虎”(学校的象征)的精神没有被打败。星期天我去波士顿看了Boston Celtics队与Detroit Pistons的比赛,但是在我看来,这场NBA职业比赛还没有星期六晚我们女子校队的比赛精彩好看。星期三的Guys and Dolls(《红男绿女》)的彩排演出非常成功,我想可以和百老汇的演出相媲美,当然我没去百老汇看过演出。学生们的各种社团组织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聪明的瑞秋和陈立锋还义务给我当过翻译。我觉得AMES高中的同学们充满活力、活泼可爱、能力很强;老师们非常敬业,热情;Paul校长非常热爱学生,也非常敬业;校园非常干净漂亮。  

我将把Ames高中的成功经验带回中国,带给我的老师和学生分享。我也将把师生的热情作为最珍贵的礼物带回中国,并且真心欢迎校长先生四月份访问我的学校,也真心邀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有机会来中国,祝愿我们两校的友谊天长地久。  

最后请允许我用英语再次表达我的谢意: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  

Time flies!  

I can hardly believe a week has passed already! During the past week, I learned much about your school, American education, your daily life and how you lead a school. I know the kids here are very nice, the staff work very hard and your school is very beautiful.    Easton   is a beautiful area too, I appreciate its peace and quietness.  

I’d like to take this chance to express my thanks to Mr. Paul and all of you, you are very kind and make me feel most comfortable and welcome. The day is very cold, but my heart is very warm.   

My experience in the   USA   has been rewarding and unforgettable.  

I look forward to the long-lasting friendship between our tow schools .Welcome all of you to visit our school, to visit   China  !  

Thank you again!   

   

   

   

   

文章录入:zmgan    责任编辑:zmgan 
  • 上一篇文章: 我校开展首届“文明学生标兵”评选、表彰活动

  • 下一篇文章: 2009年“江南十校”联考命题说明与测试分析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