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 张先义 老师和市教育局教科所毛运方所长所主持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目前己进入第二阶段。前一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围绕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内容、途径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努力和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学校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为依托,加强心理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内容、方法进行整合,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理论研究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课题组成员除了运用心理热线、心理讲座、咨询信箱、当面咨询、心理聊吧等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外,还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自编、自导、自演校园心理剧、心理征文、小组辅导、心理游戏、心理选修课等。使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悟。
三、积累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成果。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多次集体探讨,明确任务,分工协作,不断强化自身的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历经一年的研究、探讨、实践,课题组编印了课题简报两期、《学生心理自读材料——快乐高考》一期、校本课程公开课12次、阶段性研究论文4篇,部分成果已通过报刊、网站等形式,发表在《合肥学院学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马鞍山日报》、教育城域网等,其中课题组成员单位——十一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还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