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励学 敦行

德育之窗

国旗下讲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国旗下讲话 - 《马鞍山广播电视报》专访我校郭惠宇副校长

《马鞍山广播电视报》专访我校郭惠宇副校长

发布时间:2009-05-15阅读次数:

郭惠宇:我市语文教研上的“领头雁”


    在我市教育界提起郭惠宇,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001年,郭惠宇担任二中首届理科实验班的班主任,三年后,实验班38位同学在数、理、化、生物、的奥林匹克竞赛中共获得省一等奖26人次,国家级奖项6人次,取得了学校竞赛史上的最好成绩,成为全省6个省级理科实验班中获省一等奖以上人次最多的一个班。2004年高考中,全班均考取重点大学,其中考入北大、清华的就有11人,并获得市先进班集体。
    一时间,郭惠宇在教学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引起了各方关注,在我市被传为佳话。


26年奉献给三尺讲台 

    郭惠宇出生于1960年,江苏常熟人。
    1979年,恢复高考的第三个年头,郭惠宇考入了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对于之前做过三年知青的郭惠宇来说,真正的读书时代开始了。他像一块吸水的海绵,扑进知识的海洋。
    大学毕业后,郭惠宇被分配到当涂县薛津中学,接过校长给他的一本教科书和一盏油灯,从此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作为乡村教师的三年里,和许多刚走上这个岗位的年轻人一样,郭惠宇也曾经迷茫过,他尝试着考研、调动、出教育口,可是都一一碰钉。偶然的机会,县长来视察,郭惠宇替别人上了一节课,给县长留下好印象。1986年,郭惠宇回到了他有着百年历史的母校——当涂一中任教。在一次次与学生的交往中,在送走一届届学生后,郭惠宇渐渐体会到当一个教师的快乐,他为做了教师而感到自豪和欣慰。
    1995年,经举荐,郭惠宇调到了闻名遐迩的安徽省首所省示范高中——马鞍山市二中。现为二中副校长,市导师团成员,全国中语会理事,市中语会副会长。
    无论在闭塞荒凉的乡村中学,或者在落后简陋的县城中学,还是在条件优越的二中,郭惠宇都把育人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谈起他热衷的语文教学,郭惠宇说,他最钟爱的教育格言是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从踏上三尺讲台起,就开始了不断攀登、探索和跨越的征程。


探索“灵动”的教学方法               

    曾经为题海所困、为补课所苦的郭惠宇常常在想:如何把教师从沉闷、刻板的教学程式中解脱出来,如何让学生从联系、考试、分数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如何使语文教学投入少产出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郭惠宇潜心研究母语教学的规律,探索出“灵动”的教学方法,领悟出教育要“眼中有人”,呼唤还课堂以生命的绿色,在教育中注入民主空气,把课教“活”,在“活”中求新,求深,求效率。
    郭惠宇的语文课上,精彩生动、注重交流是最大的特点。上课前,他会专门抽出四五分钟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表达。听过他的课的学生、老师无一不感慨,坐在郭老师的课堂里是一种享受,在课堂里,他像一个睿智的指路人、一个激情四溢的指挥家,将学生因领到母语构筑的出神入化的天地里。
    郭惠宇认为,语文老师对于文化传承、人格塑造和修养提高的责任非常重大。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应该建立学生对文字的感觉和兴趣,种下一点文字、文化、文学的种子。对于学生而言,要想学好语文,首先必须积累一点的阅读量,且最好阅读经典的纸质文本的文字,其次要多说多写,经常思考和口头表达。对于家长来说,不要一味让孩子为了考试而考试,可以适度引导孩子读些名著,看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

 

 收获沉甸甸的荣誉

    郭惠宇从教26年来,担任过12届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所教年级语文成绩在全省语文会考中连年列省级师范高中前列,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征文、语文竞赛的比赛有百余人获奖或发表,担任过20年班主任工作,所任班级多次获得市级先进班集体。
    2000年,他获得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高中语文竞赛、语文试卷的命制工作,多次担任省级各类职称、优质课、教坛新星的评委工作,2006年,市教育局设立了“郭惠宇语文教育工作室”。
    在论文论著和课题研究方面,郭惠宇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等多种专业报刊发表文章60余篇,主编出版各类教辅用书、教学光盘50余本,其中有校本教材《诗词欣赏入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古风晨读》(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灵动之美——郭惠宇老师教学艺术初探》(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还参与编写国际高中新课程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传记选读》(江苏教育出版社)及教参。另外,他参与主持了近10项国家级、省级立项课题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如何发展马鞍山的李白文化”课题组,曾受到市领导的关注,并获得市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特别荣誉奖,他组织文学社和语文组的同仁一起呵护着校园文学刊物《雏鹰》的健康成长,使它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汗水的背后郭惠宇收获了无数的荣誉。2002年获得省第二届“教坛新星”荣誉称号,2003年,被授予“安徽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省学术与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2006年获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6年度获得省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获市优秀人才称号。2006年当选市第七届党代会代表,2007年当选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对郭惠宇老师的采访是一次轻松愉快的聊天。郭惠宇老师很有才气,也很有名气,但是却让人感觉谦和而儒雅,自信又宽容,这也许正是大师的风范吧。(《马鞍山广播电视报》2009年4月3日报道,记者杨苹)

文章录入:dgli    责任编辑:dgli 
  • 上一篇文章: 《马鞍山日报》专访我校李代贵老师

  • 下一篇文章: 《马鞍山广播电视报》专访我校李代贵老师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