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通吃与大学沦落
相比高考移民与高考舞弊,冒名顶替简直堪称终南快捷方式。济南大学在2007级新生中一次性就发现了21名涉嫌冒名顶替者,不难想象这个数据在全国有多大。
冒名顶替上大学,是对一整套看似设计严密的制度堡垒的恣意耻笑。它需要突破很多的制度防线,其“腐败含量”和“腐败面积”都远高于高考移民或高考舞弊,其背后必然存在一个溃烂的基层政治生态,最显著特征是无视一切法律制度的“权力通吃”。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穷学生,则是他们最愿找的羔羊。
冒名顶替上大学,其实更是对大学的反讽。冒罗彩霞之名的王佳俊,高考总分只有335分(数学19分、英语53分)却照样能大学轻松毕业。没有把关,大学的入学资格审查机制常形同虚设,这只能说明很多大学既不重视生源质量,更不注重声誉,只是高度产业化的“收学费一发毕业证”。只要交钱都有毕业证,教育质量又能高到哪里去?
一言以蔽之,冒名顶替上大学且能顺利毕业的背后,既是基层溃烂的权力通吃,更是教育产业化的大学沦落。
【阿发点评】如果能顺利毕业不被揭发,“冒名罗彩霞”一定会比同一届的许多优秀毕业生更容易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腐败往往是一条龙的。
阿发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