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励学 敦行

德育之窗

国旗下讲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国旗下讲话 - 2009年高考安徽理综卷物理试题评析及思考

2009年高考安徽理综卷物理试题评析及思考

发布时间:2009-08-29阅读次数:

2009年高考安徽理综卷物理试题评析及思考  

   

一.试题总体分析                 

12009年高考理科综合安徽首次实行自主命题。其中物理部分试题包括7个选择题和4个非选择题,共计110分。与往年相比,今年选择题全为单项选择,而且比往年少一题。  

2.试题很好地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运用的考查,对教学起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3.知识的覆盖面较大,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核的基础上,尤其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迁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查,着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图像处理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考查到的中学物理各部分知识占分情况  

1.各章节知识点分布  

   

章节  

选择题  

实验题  

计算题  

总分  

必修1  

运动的描述  

166分)  

   

   

26  

   

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互作用  

176分)  

   

2214分)  

   

牛顿运动定律  

   

必修2  

曲线运动  

   

   

   

32  

   

万有引力定律  

156分)  

   

   

   

机械能守恒定律  

   

21(Ⅲ 6分)  

2420分)  

选修3-1  

静电场  

186分)  

   

2316分)  

40  

   

恒定电流  

   

21(ⅠⅡ12分)  

   

   

磁场  

196分)  

   

   

选修3-2  

电磁感应  

206分)  

   

   

6  

   

交变电流  

   

   

   

选修3-5  

动量守恒定律  

   

   

23(用到)  

6  

   

原子结构  

   

   

   

   

原子核  

146分)  

   

   

   

   

2.各部分知识分布  

知识  

内容  

力学  

电学  

原子  

物理  

实验  

分值  

52  

34  

6  

18  

比例  

47.30%  

30.90%  

0.06%  

16.40%  

3.分类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物理主干知识中的力学与电学的占分比例高达78.2%,其中力学部分比电学部分略高。  

1)力学部分:  

内容涉及万有引力定律、力和运动图像、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其中,16题(运动图象),1722题(牛顿运动定律)较简单;15题(万有引力定律)达中等以上难度;23题(动能定理)则要求对小球不是离开轨道的条件加以讨论,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  

2)电磁学部分  

内容涉及匀强电场、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电势分布、电磁感应、左手定则、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其中18题(匀强电场和电势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电势分布),19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左手定则)较简单;20题(电磁感应)对磁通量的理解要求较高,达中等以上难度;23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对学生分析问题灵活性和严谨性的要求很高,是一道难题。  

3)原子物理部分  

原子物理有1道题,仍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与往年考查的一样,是一道较容易的题。  

4)实验部分  

今年高考的实验题分为三个小题。第一小题考查仪器---万用表的读数。是一道颇有争议的常规题。第二小题来源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既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又考查了考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对考生的思维灵活性和严谨性有较高要求。第三小题是新教材中新增加的一个实验,在许多地市考前组织的多次考试中出现过,是一道较容易的题。  

   

三、今后教学的思考  

1.提高一轮复习的目的性,将强化双基落到实处  

1)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  

①强化物理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与综合性。  

②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一轮复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的不良现象  

①不愿在概念、规律的学习上下功夫,热衷于做难题、深题;因而在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及应用上难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②复习了后面的知识,又忘了前面的知识,知识的体系难以建立。  

③虽然明白教材的重要性,可不愿读教材;“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④虽然能解很多物理试题,但解题的规范性不强,不会也不愿进行题后反思;满足于一知半解,得过且过。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   

⑥情绪波动也对复习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3)一轮复习目的的达成  

①处理好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a.没有教材是不行的:体现物理知识的基础性。  

b.仅有教材是不够的: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②指导学生读书——学生成绩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有待讨论)。  

教师要精讲,讲精、讲厚、讲透。  

2.提高一轮复习的有效性,落实好两个“强化”  

(1)强化规范解题意识与习惯  

规范求解物理大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审题、建模、择法、列式、求解、讨论。  

(2) 强化建模的训练  

①物理模型及其分类:  

a.对象模型:如质点、单摆、理想流体、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变压器、原子模型等。  

b.条件模型:如光滑平面、轻杆、轻绳、均匀介质、匀强电场等。  

c.过程模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简谐振动、弹性碰撞等。  

②建模的过程就是贯彻和体现物理思想的过程  

文章录入:wbwu    责任编辑:wbwu 
  • 上一篇文章: 教代会审议新学期工作纲要

  • 下一篇文章: 我校召开新学期工作大会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