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手:荣获“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特等奖,来自高三(2)班的汤宇琛同学。
领唱班级:高一(3)班。一江两岸,三区两县,更有浙皖山水连。五十五同学相会于此。在这个温暖的团队中,我们携手阳光与清风,采撷鲜花与果实;我们挥洒汗水,我们共同奋进;我们相信——迎着阳光,所有的阴影都会被抛在身后。执铎铃,育桃李。两方黑板,演绎传奇;一瓶红墨,谱写心曲。老师,为我们,奉献出最美好的年月。这就是我们,文实三班!
教导处王跃兵主任宣读,第16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情况
汪校长给在第16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同学颁奖
郭校长给在第16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同学颁奖
获奖同学合影
国旗下讲话:2014年中国高中生美式辩论赛中获得安徽赛区“十佳辩手”,来自高一(3)班的陈慧婕。
国旗下讲话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高一(3)班的陈慧婕,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唤醒勤俭之风》。
10月31日,很多人记得这个日子,是因为这一天是万圣节前夕,还有少数人记得这一天是世界城市日——2012年上海世博会闭幕的纪念日,但是,有多少人记得这一天是世界勤俭日呢?我想,各位在心中应该给自己一个答案。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反观当下,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却无处不在。公共场合,水龙头不拧紧,“长流水”造成水资源流失。办公室里,电脑不关、空调24小时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餐馆里,食客们无视“光盘行动”和“打包带回家”的号召,剩下饭菜潇洒走人。在我们学习的教室里,“长明灯”多有存在——也许,此刻就有。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13亿中国人就能节约1300万,一年就能节约大约50亿,就能建起5000所希望学校,就能让近千万个失学孩子重返校园。可见倡导勤俭节约对于我国该有多么重要。
勤俭不仅于国于家大有裨益,而且与个人得失也休戚相关。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而王安石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他的“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应该成为多少达官显贵的座右铭啊。清代徐荣说:“街头庙脚褴褛身,半是当年奢靡人。” 明史《后妃列传》说:“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风暴中,落马的刘铁男、蒋洁敏之流无不是骄奢淫逸的魁首。假如他们要是能学学蜀国贤相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今天何至于落到如此下场?
今天,有太多的人习惯了随手扔掉一件又一件的过时物品,淘汰电子产品的节奏越来越快,购物时盲跟风甘做“削肾客”——勤俭意识越来越薄弱。
勤俭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文明,应该被广泛传承。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来之不易,将勤俭之风带入校园!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2014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