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手:本次第八届校园心理剧大赛中,编写并导演心理剧《十年》获得一等奖,来自高一(15)班的贺逸飞同学。
领唱:领唱国歌的同学是本次校园心理剧创作表演大赛获奖剧目的编写者、组织者和表演者。他们挥洒自己的才华,通过演绎一个个精彩生动的心理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校园心理问题,更让我们关注心理健康。
学校领导与获奖班级和同学合影
国旗下讲话:第八届校园心理剧最佳导演的获得者 来自高一(19)班的胡家昕同学。
国旗下讲话稿:
别让我们这么冷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高一十九班的胡家昕,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别让我们这么冷》。
在开始今天的严肃讲话之前,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你认为很怪的人?或者说与大家格格不入的人?再或者说你有个看不惯的人?
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那么我还想问问大家,你对他或者她或者他们是怎样的态度?是视而不见?是冷嘲热讽?还是恶言相向?
其实说来也惭愧,我也不得不承认,我或多或少的也有过上述行为,在写这篇讲稿的时候,也不停的在反思自己,可能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早已见怪不怪了不是吗?
校园冷暴力,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对受害者施以精神上的暴力,在于越来越冷的人情,更在于施暴者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施暴。你施暴,我旁观,甚至我与你一同施暴,却没有人站出来劝阻,也鲜有人会去劝慰受害者。暴力,看似可怕,却不及那一个冷字更伤人心。
那么什么是校园“冷暴力”呢?
校园冷暴力,是一种隐形惩罚行为,是相对于体罚等暴力行为而言的一种“精神惩罚”,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使用讽刺性、污辱性、蔑视性、过激性、恐吓性、污秽性的语言或使用其他非暴力手段,有意对学生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嘲讽、漠不关心,造成学生精神和心理受到侵犯和伤害的行为。
而所谓的施暴者,大多为老师、同学和家长,也就是目前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人。老师可能会为了自己的教育目的,不经意的流露出的“鞭策”或者冷漠;同学间无意的玩笑、取的绰号;父母言语上的苛责……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些根本不会被注意的小事,却往往是引发严重后果的原因。
那么我们该如何不做“施暴者”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不带上有色眼镜,用一颗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同学。放下你心中所谓的看不惯,学会接纳学会宽容,其实他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合群。尊重别人个性的同时,你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不是吗?
那么我们该怎样避免成为“受害者”呢?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班的心理剧中的主角的遭遇,面对她眼中的旁人对她的斥责、冷漠,心里也是充满了愤怒甚至是怨恨。但是当她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世界的时候,却发现呵斥她的人恰恰是最为她担心的人,不关心的她的人恰恰是最在乎她的人。我说这些,就是想表示其实世界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有的时候换个角度去看,其实他们本意并不坏,只是表达上欠缺了一些。很多造成严重后果的冷暴力事件都是由于当事人过分的钻牛角尖导致,所以这要求我们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会豁达处事。如果是真的遇到难以自行解决的冷暴力事件,也可以积极寻求各方的帮助,适当进行心理干预。
说了这么多,主要还是在于每个人的心态,如果大家都拥有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心态,那么就根本不会有什么冷暴力的存在。No matter how long the rain lasts, there will be a rainbow in the end. No matter how sad you may be, believe that happiness is waiting.无论下多久的雨,最后都会有彩虹;无论你多么悲伤,要相信幸福在前方等候。愿与诸君共勉,别再让我们这么冷。
谢谢大家!
高一(19)班
胡家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