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班全体同学
119班班级介绍
高一(19)班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班风好,学风正,班级窗明几净,同学间互帮互助,与老师相处和谐。我们秉承着“尽精微,志远大”的班训,在班主任吴老师和各科老师带领下,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纸张间,我们倾尽笔墨,学业成绩优秀;操场上,我们挥洒汗水,运动会上争得了第三名的佳绩;平时我们注重课外知识学习,在青年大学习活动中取得“标兵团支部”的光荣称号。少年的书桌上,没有虚度的光阴,我们将保持宁静致远的心境,拼搏奋进,相信天道必会酬勤,未来的我们定会更好,更优秀!
119班主持人朱德顺同学
119班国旗下讲话同学胡胤喆
躬行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传播人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19)班的胡胤喆,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叫《躬行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传播人》。
时间的齿轮缓缓转动,五千多年历史的沉淀,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而如今,多元文化、流量文化的冲击正使得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也在不断地遗失。摒弃还是继承?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成为越来越有争议的话题。殊不知,仁义礼智信早已是我们深埋心底的道德准则;“锲而不舍,治学专一,借助外力”更是我们求学途中的灯塔;“守考悌,次见闻”、“君子如切如磋”都是我们立身成人的良师益友。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立国之基、立身之本,是我们屹立民族之林的一块丰碑!其展现出的魅力从未过时,始终深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那么丢掉传统文化,就等于割断了精神命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有责任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躬行传统文化,发掘时代精髓。这样的思想精髓从不拘泥于古籍经注的文字里,而是时时处处与我们如影相随。公交车上的文明礼让、长辈谆谆教诲时的洗耳恭听、校园里对迎面而来师长的一句问候……这些都是身边的点滴,莫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花必定会再一次绚烂的绽放!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躬行,更应与时代相结合,不断创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放眼当下,很多人类问题也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启发,用不同的思维途径来解决。看,疫情中,国家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国人更是怀揣着“舍小家顾大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自觉隔离、停业停产,最终取得这场抗疫之战的胜利!再看,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一带一路”这一国际倡议的提出,无不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都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我们应以传统美德为明镜,“吾日三省吾身”,以有着高尚情操的人为楷模,如一生坚守讲台的叶连平老先生那样,“蜡炬成灰泪始干”“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反照自身品德修养;学习中更应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为信条,不断努力进取;树立正确价值观,提炼传统文化中富有时代价值的意义,做传统文化的传播人。“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
今天我国旗下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王玉平校长为校辩论队同学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