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111班王子恩
校团委书记陶源
弘扬宪法之治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宪法是什么?从大处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从小处说,宪法涉及我们呱呱坠地时获得的中国国籍、迈入学校时获得的受教育权利,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学党史,悟思想,所以今天的宪法宣讲我想给大家讲讲我国宪法史中的两个重要时刻。
1953年12月下旬,毛泽东同志乘专列从北京前往杭州。列车上他对随行人员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就是组织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组织起草宪法之地,位于杭州市西子湖畔的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现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从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这里度过了77个日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宪法草案正式发布后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在近3个月时间里,全国有1.5亿余人参加讨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公民参与了宪法制定,这在世界制宪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在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会议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所秉承的民主性、科学性、开放性法治精神历久弥新,推动国家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砥砺前行。
64年后,我国宪法史又迎来一个重要时刻。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018年3月17日,经历过无数次历史性时刻的人民大会堂,又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国徽高悬、熠熠生辉。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字字千钧,铿锵有力。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次国家领导人宪法宣誓,这一宣誓过程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份责任、一种担当、是向人民作出庄严承诺的过程。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铮铮誓言,响彻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中国在全面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也迎来新的起点。
一部宪法史,相当于一部中国的法治史;一部宪法史,相当于一部中国的幸福民生史。回望历史,1954年立宪,以法治稳定社会秩序;1982年修宪,以现代化建设创造美好生活;2004年修宪,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史册;2018年修宪,指引中国人民创造更好未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定宪法自信,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全面有效实施。亿万人民的法治信仰日益坚定,磅礴浩荡的法治力量正在汇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必将蓬勃发展,为民族复兴夯基固本!
谢谢大家!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庆晓领读宪法部分条款
校党委书记、校长王玉平为“宪法学习”标兵班级颁奖
在第六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我校各个班级积极参与,大部分班级参学率达95%以上。其中以下班级参学率达100%,获得2021年“宪法学习”标兵班级称号,他们是:102班,103班,115班,203班,206班,213班。
庆晓副校长为主题黑板报获奖班级颁奖。
10月份,政教处布置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黑板报任务,经过政教处、年级部和美术组老师的认真评比,以下班级获得了一等奖,它们是:105班,109班,110班,113班,203班,208班,210班,219班,303班,309班,315班,318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