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励学 敦行

教学科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论文 - 开发潜能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开发潜能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发布时间:2010-11-12阅读次数:
   在标准化测试文化持久的遏制下,教育快要窒息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除了在一些极为特别的领域,这些测试不仅没有提升教育的水平,而且还损害了教育体系的重要元素

    教育原本就应该是开发人类各种潜能的一个过程,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它都没有起到这种作用。许多人都说,他们完成了自己全部的教育却没有发现自己的真正的天赋,直到离开学校后——从他们所受的教育中康复后,才发现了自己的才能。

    正如我一开始所说的那样,我从不认为是老师们导致了这些问题,这是个体制问题,问题就出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上。事实上,也只有那些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老师,以及发挥自身想象力的动力十足的学生才会对教育产生真正的质疑。对于所有主要的教育领域来说,天命的核心思想与基本原理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为了应对21世纪的挑战,教育课程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我曾将智力的特征描述为多样性、动态性和独特性,对教育而言,也应该具有同样的特征。

    首先,我们必须取消现有的学科等级制度。提升一些学科的地位,降低那些基于过时工业制度需求而设立并且违反了多样性原则的学科的地位。有许多学生在完成了自己的教育之后,却使自己天生的才能边缘化或被忽视。对一个学生应该接受的教育而言,艺术、科学、人文学科、体育教育、语言、数学等所有学科都应该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其次,我们需要质疑“学科”的基本概念。一连好几代人奉行的思想都是,艺术、科学、人文社科以及其他学科之间是绝对互不相同的。事实却是,它们之间有着太多的共同点。就像科学的本质上也有激情和直觉一样,艺术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技巧和客观性。分科的思想跟动态性原则更是没有任何的共同点。

    教育系统不应该将课程设置建立于区分学科的思想之上,而是应该基于更为丰富的科目思想。举例来说,数学不仅仅只是讲学习的一套信息,而是思想、实践技能与概念的一种复杂形式。数学是一个科目——更确切地说是一套科目,戏剧、艺术、科技等等,也都是一样。科目的思想使得设置一种不固定的、动态的、跨学科的课程成为可能。

    再其次,总课程的设置应该个性化。学习过程应该存在于个体的心灵与思想中——而不是存在于多项选择测试的数据库中。我怀疑,许多学生早上从被窝里一跳出来就在考虑他们该怎么做才能为他们的国家提高阅读测试的分数。学习应该是一个亲自体验的过程,特别是,当我们真正的目的就是去推动人们找到自身的天命时,就尤其需要亲身的参与和体验。然而,现行的教育体系根本就没有将个人的学习方式和独特才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因此,这也就违背了个性化的原则。

    我在本书中讲述的许多人可能都会同意这种看法。他们之所以能够释放潜能,就是因为找到了自身的天命,并有机会投身其中。就像唐·利普斯奇(Don Lipski)说的:

    最重要的就是鼓励孩子们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当我对魔术感兴趣时,我得到了大量的鼓励与支持。我会让自己专心于魔术,就像我现在专心于艺术创作一样。一个小孩子可能会特别喜欢棒球,但并不是喜欢打棒球,而只是喜欢收集球员们的所有资料,而且知道谁应该被交换到什么球队。这看起来可能毫无用处,但是这个小孩可能最终成为某个棒球队的经理人。如果某个孩子是班上唯一的歌剧迷,他也应该得到认可和鼓励,无论他可能会成为什么,兴趣才是教育真正需要培养的东西。

    天命的概念对教学而言也很重要。相当多的教育改革运动都把老师排除在外,然而,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体系却持有相反的看法,他们的观点是,改革要在教师上投资。原因就是,当老师让学生们了解了其自身的天赋、困难和才能时,老师们自身也取得了最好的成就。这也是为什么导师会在许多人的生命中起着极为有益的作用的原因。杰出的教师也一直明白,教育学生才是自己真正的职责,而不是教授课程。在现存的教育体制下,引导与辅导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评估过程而言,天命也有着独特的意义。在标准化测试文化持久的遏制下,教育快要窒息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除了在一些极为特别的领域,这些测试不仅没有提升教育的水平,而且还损害了教育体系的重要元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