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励学 敦行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项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项目 - 2016暑期国际研学旅行日记(英国团)17

2016暑期国际研学旅行日记(英国团)17

发布时间:2016-07-13阅读次数:
 

大英博物馆的文明与野蛮

119 刘霄昂

大英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久负盛名的博物馆,承载着世界上无数闻名珍宝。畅游期间,似穿越时空,让人悠然神往。或许,大英博物馆内有一点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级博物馆不同——不仅有属于英国本土的自家“宝贝”,更有许多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珍宝,比如来自玛雅文化、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王朝、古印度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等。不同文明时期的珍宝齐聚,表面上是一次文明的盛宴,不过在我看来,所展文明的背后,无不有野蛮的成分。

作为中国人,我们从小就不会忘记,就是这个远在欧洲的岛国用鸦片和大炮敲开了国门,中华民族开启了百年的苦难历程。今天,看着那一层独辟出的“CHINA”展区,我定了定神,走了进去——果然,满眼尽是各色瓷器,“南青北白”,景泰蓝、珐琅彩……无数出自我们先人之手的精巧工艺品安详地陈列在厚重的保险柜里,任由镁光灯对其不停地闪耀……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印度馆,埃及及中东馆、伊朗馆。

望着这些各国珍宝如聚会般地展出,我脑海里冒出了一幅这样的画面:一个人贩子带着他所贩来孩子,“骄傲”地说:“这是我的孩子,多可爱!”凝视着这些文物珍宝,表面上看到的是光彩夺目的色彩,巧夺天工的手艺,但我仿佛听到的了它们无声的哭泣。

可能我的想法有些不妥:那些曾是英国殖民地的国家或地区,其宗主权曾属于大英帝国,即为“英国的臣民”,这样一来,大英博物馆收藏“本国品”看似无妨。不过,当那些文物孤独地站在这里时,似乎因缺“地气”,自身也没有“灵气”。

也难怪,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自然界的动物如此,人类命运如此,国运亦然。若干年前,孱弱的我们被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无数国宝流失海外。唯有强大,方来和平。今天,我们已不再是“东亚病夫”,我们有坚强的国力支持,那么我们为何不集思广益,让那些被以“野蛮”掠夺去的珍宝回家呢?

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也不能少的!

后记:今天,公元2016712日,海牙法庭背信弃义,在某些势力操纵下,抛出了所谓“南海仲裁案”。但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中国有底气说“那不过是一张废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