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美国
后玉成 高三(2)班
最后一眼深深回望这个年轻却又伟大的国度,带着些许眷恋,我踏上了回国的班机。十九天的美国之旅虽犹如白驹过隙一般飞速流逝,但却在我的脑海中镌刻成最美好的回忆。
忘不了尼亚加拉大瀑布似万马奔腾的雷霆气势,河水碧绿,携着湿润气息一泻千里,壮美而广阔,水雾高高扬起,在阳光的折射下营造出梦一样的海市蜃楼;忘不了在夕阳余晖中静静伫立的三一教堂,即使是哥特式的尖顶也耸立出了最圣洁柔美的线条,风儿拂过这里似乎都慢下了脚步,带着诵经般虔诚的呓语低吟;忘不了普林斯顿大学古朴庄重的石砌建筑,苍翠的爬山虎舒展着、交织着攀满了整整一面墙壁,使偌大的校园更添一份静谧安详,似有默默书香在缓缓流动;忘不了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的朵朵白云,让人想起童年柔软的棉花糖,灰色的鸽子轻盈地掠过,穿梭于林荫与高楼之间,翅端和尾梢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但更忘不了的是美国人民热情的笑脸和他们走过的争取自由民主的道路。
美国强大的,不仅是她的坚船利炮,更是其人民所具有的精神文化素养。来自世界各地说着不同语言、拥有不同肤色的人们聚集在这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片乐土上,乐观自信而谦让有礼。不禁想起在纽约第五大道附近与几个同学迷路的时的情景:那里的街道纵横交错,虽都有路标,但初来乍到的我们仍不可避免的晕头转向,只好向一位路过的老爷爷求助。老爷爷年纪很大了,满头银发,面容和蔼而慈祥。听了我们的询问,从背包里掏出地图,用最浅白的语句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很久,甚至要亲自为我们带路甚至要亲自为我们带路。对一群从异国他乡而来的陌生人都如此亲切,真是令人感动不已。
曾经,五角大楼遇袭的危机时刻,人们没有争先恐后地蜂拥而出,而是迅速自觉地排好队,并给妇女、儿童甚至是一条小狗让出先行的通道;曾经,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前美国总统卡特带领自己的建筑团队奔赴震后灾区,免费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曾经,好莱坞巨星乔治·克鲁尼走进苏丹五年之久,将当地平民的呼声传播到世界舞台,借助自己的明星影响力帮助南苏丹取得和平独立······正是这些来自人民的力量,才是美国得以雄踞世界一方最坚实有力的基础。
不仅如此,在美国稍显短暂的历史中,无数伟大的革命领袖接二连三地涌现,灿若星河:华盛顿、杰弗逊、富兰克林、林肯······他们无一不将《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铭记在心中,为祖国为人民奋斗着。耳畔仍仿佛回响着马丁·路德·金慷慨激昂的呐喊:“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一个非正义和压迫的热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会改造成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绿洲。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包含着血泪,透露出最最真切的期盼与祝福。
可是在这光辉的道路上也有着不和谐的阴影。肃黑的韩战越战墙默默伫立在我们面前,上面刻着的遇难士兵的名字与死亡人数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双眼。那些美军士兵甚至不知道战争都是为了什么。不难想像,当他们将冰冷的枪口对准手无寸铁的百姓时,当他们听着无情的子弹在耳畔呼啸而过时,当他们踏着同伴的尸体艰难前行时,他们内心是多么的恐惧绝望。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错误的历史。所以,我们再也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我们要呼吁和平,追求和平,让绿色的橄榄枝常青。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美国之行虽已结束,但它带给我们的思索却不能停止,美国发达的科技、极高的文明程度、独一无二的包容性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通过这次修学旅行,我们体验了不同的文化,开拓了自己的眼界,相信这将成为我们今后学习生活中的又一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