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选拔教师参加安徽省第三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马鞍山市选拔赛于2017年7月3日全天在马钢宾馆举行。
参加高中组选拔的共有来自全市高中学校的14位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选手参赛,参赛选手均为40周岁以下中小学在职教师,市区教师须获得省级优质课一等奖以上奖励,农村教师须获得省级优质课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以上奖励。
本次选拔由即兴演讲、教学设计、无生教学、现场答辩四个环节组成。
我校卢建军、施玮、陶雪梅、万雪迎、唐海燕、杜飞等六位老师参与比赛并有精彩表现。
帅气的卢老师教学态度十分严谨,深知作为一名年青的数学老师,必须要做到厚积薄发,从踏上讲台那一刻起并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做题,认为只有教师内在素养的提升才能做到外塑形象目标的达成,日常教学中特别关注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上课课题:算法的概念
通过实例体会算法思想,初步理解算法的含义。会初步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了解算法的主要特征;尝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算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从具体问题中提炼算法思想的能力;感受我国古代、现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增进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施老师受其当老师的父母的影响爱上了教师的行当,一直认为要当一名好老师,就要做长流水,同时要对学生宽容,并通过其初为人师时的对某个学生所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深刻领悟到一时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尽可能的宽容,用自己的真心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课课题:Touching the void(reading)
鼓励学生阅读各种体裁和题材的英语文章,如诗歌、短篇小说阅读等。本节课以极限运动导入,首先让学生通过课题和电影短片片头预测登山运动可能遇到的危险,再通过Jigsaw-reading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分头合作阅读,进行段落排序,检验自己的预测。课堂上老师情绪高涨,富有感染力。
陶老师从小梦便想当老师,曾用石灰疙瘩当粉笔,用门板当黑板教小朋友1+1=2。她认为教书是一个良心活,因此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有很强的教学素养,要亲近学生,体贴学生,在教学中思考,在思考中改进,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爱学生,就能获得学生的理解,就会在学生心目中有良好的形象。用心去教学生,就能启动学生内心的发动机。
上课课题:Back to the past (word power)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单词,陶老师通过设计大量的练习、竞赛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并掌握相关生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万老师结合自己在美国的教学经历谈到了新课改中的一些误区,如很多课堂中的小组活动只是为活动而活动,还有一些以学评教的做法只是流于形式,没有深层次的探究。课堂教学要回归教学原点,就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合作、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上课课题:If the dream is big enough
本节课阅读以“dream”为话题的材料,精心设计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通过读前有效的导入、读中明确的任务、读后精准的练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唐老师从三个方面谈到了自己对回归教学原点的认识:1、仰望星空。自己一直渴望成为一名优秀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学会宽容,理解每个学生,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2、脚踏实地。时时刻刻做到勤勤恳恳备课,扎扎实实上课,自己做到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要开阔眼界,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3、生命课堂。学是为了终身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多年来做了很多努力,让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课堂中,不惧怕问题,并能更多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让课堂更加具有活力和生命力。
课题: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以学生学习向量数量积时物理学中力做功的例子为引,创设问题情境,体会向量方法的应用,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医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杜老师主要探讨了是否可以通过阅读回到教学原点。无论是课改还是实际课堂教学,都要抽出时间加强阅读。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杜老师并始终坚持阅读,也尝到了阅读的甜头,觉得不管教学指向是什么,最终都要回到学生的原点上。原点的“原”本义是指泉水源源不断地从山崖上流淌而下,同时”原“还有探究的意思。教学的出发点、宗旨是什么?村老师认为应该是学生。教师本身要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素质,把阅读当作生命的本能,便能创造性地给学生以适当调整的指导,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文本,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什么。教学中,要以生为本,要提高教学素养,要引领学生在阅读上做文章,正如曾国藩所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上课课题:天地有常道 人力可制天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领学生感受《荀子》说理散文的基本特点,初步理解《荀子》”制天“思想的基本内涵。
课堂上首先通过教文言和理章法来梳理文本,教会学生阅读文言文本需要关注的要素,其次要求学生领会文章运用排比和对比 来说理的艺术特色,最后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汲取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经过一天激烈的角逐,我校施玮老师与红星中学唐舒娅老师将代表马鞍山市高中组参加省第三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我校唐海燕老师备选)。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与倪共进” 作者 市教科院倪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