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遇 似 首 歌
初识保罗校长,是读了汪正贵校长的《访美散记》。散记的一部分文字中记载了汪校长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公立中学奥利弗.艾蒙思中学进行的为期一周的考察生活,字里行间读出了一位有着高度责任心与爱心的保罗校长,他熟知校园的每寸土地,关爱、呵护每位师生,是深受学生、家长和社区社员敬爱的校长。
当时就在想,知识、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人民友好相处,本着的是求同存异的原则,古中国圣贤就有云“君子和而不同”,道理是相通的。大到一个国家,小到平民间的相处,都可以在保留各自的信仰、思想、理念之外做到和谐与共,究其缘由,应该归于人性中的许多相同、相通之处,我想这应该是爱,所谓的“仁者爱人”,是爱让大家走到了一起,正因如此,中美两校的校长在互访中结下了浓厚的友情,并签订了“友好学校”协议,将爱传播于太平洋两岸。
亲眼见到保罗校长,是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米色的裤子,藏青色的西装里面配以与之同一色系的浅色衬衫,一条橙色的条纹领带,让正式的着装中透出些许的随和,除了照片上的高大、帅气外,更多了一份阳光,以及怡人的亲和力。面对全体师生的致辞,保罗校长让我们分享了一个每年开学时都会给他的学生讲述的《农夫与驴》的故事,旨在告诉大家要勇敢面对困境,因为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各式各样的“泥沙”会倾倒在我们身上。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起来。由此观之,保罗校长的教育理念中侧重于对学生品性的塑造,现在又将之传递给了我们。
随后的听课、做客“二中文化论坛”,保罗校长与我校学子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交流,在高度的双向互动中,当学生们将深刻、敏锐的思想通过流畅的英语表达出来时,我想,睿智的保罗校长一定已从中领悟到了二中精神,并将留下难忘的记忆。
此后,保罗校长还将参加我校安排的校内、市特教学校、市七中、丹阳中学等地系列活动,将向保罗校长展示一个真实的、正在发展中的城市教育,可能会与他所在国家的教育环境与条件有很大的差距,只是希望这个城市的教育中会有一种精神让他铭记于心,就如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因承载过太多的创伤,追赶的行程中难免会陷入“枯井”,但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将带着一颗坚定执着、勇敢无畏的心,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不停地将“泥沙”抖落掉,站起来……
衷心祝愿保罗校长的中国之行快乐圆满。愿我们的相遇似一首歌,轻轻地萦绕于太平洋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