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励学 敦行

德育之窗

国旗下讲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国旗下讲话 - 3月26日升旗仪式 • 防地震的小常识

3月26日升旗仪式 • 防地震的小常识

发布时间:2012-03-26阅读次数:

升旗仪式旗手: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高三(3)班,赵梅

 

国旗下讲话发言人:地理教研组长、高级教师、全国地理科技大赛

“百名先进个人”、高三(17)班班主任,张立宽

国旗下讲话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关于防地震的小常识。那么,什么是地震呢?我们常说的地震是指地球内部因放射性元素衰变,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实际上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掌握一点防震的小常识,很有必要!

一、学校避震

1.在教室内,可蹲在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震后立即有组织地撤离。   

2.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前! 不要到阳台上去!   

3.在操场或室外,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二、家庭避震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中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或卫生间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

三、地震自救: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十分重要。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环境下,要始终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此时,要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

  3.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生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体,或卧地打滚,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

  四、专家建议掌握两条原则:   

    原则一: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则二:伏而待定,不可疾出。住在楼房,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如:卫生间、墙角等处,蹲下或坐下,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