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励学 敦行

德育之窗

国旗下讲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国旗下讲话 - 2016/03/21升旗仪式: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2016/03/21升旗仪式: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发布时间:2016-03-21阅读次数:

今天担任升旗仪式旗手是来自高三(5)班的李凯琳同学,她阳光向上,崇德向善,在第十六届"校园之星"评选活动中荣获"语言艺术之星"称号在第十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今天担任国旗下领唱的是来自高5)班的同学们。

高三(5)班是由60名同学组成的大家庭,在班主任吴敏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精神饱满,意气飞扬。教室里回荡着他们郎朗的读书声,考卷里记录着他们的努力和认真,运动场上挥洒着他们青春的身影。他们的个性是不服输,面对困难不气馁;他们的信念是努力就会有收获,勇往直前,绝不退缩;他们的目标是完善自我,挑战新的高度。
三年转瞬即逝,一路走来,有老师的谆谆教诲,有同学的团结一心,高三(5)班曾获得校优秀团支部称号,连续三年获得校篮球赛冠军,连续两次获得运动会精神文明奖。
在接下来的半年中,相信他们必定会用青春的激情奏响胜利的奏章,汹涌澎湃的的热血点燃不灭的希望,必定会带着从容的笑容,昂扬的锐气,赢得那志在必得的辉煌!

今天为我们做国旗下讲话的是来自高三5班的陈宇婕同学。努力学习,勤奋刻苦,曾获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国家二等奖。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明天是世界水日。19931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也把三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八日定为“水法宣传周”,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淡水缺乏问题,并开展广泛的宣传以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

    众所周知,地球的储水量很丰富,但是其中海水占了97.2%陆地淡水仅占2.8%,而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浅层地下水等,仅占淡水储量的0.34%。随着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 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等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环境恶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

    水是生命的源泉,大自然的一切都不能离开水而存在。同时,.水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如此重要,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保护它呢?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此外,我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均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种种实例提醒我们,有效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因此,我们必须增强水的危机意识,在生活中切实有效地保护水资源。

为促进全员节水,建设节约型校园,提高大家的节水、保水意识,我在此向全体教职员工和广大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转变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节水意识,宣传节约用水对国民经济建设及居民生活稳定的重要性,努力形成“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的良好氛围。
   二、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科学的用水态度和合理的用水方式,从每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勤俭节约,杜绝“跑、冒、漏、滴”等现象的发生。
    三、掌握一些小窍门,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

如:一水多用:用淘米水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用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       

洗澡节水:用喷头洗淋浴。
        洗衣节水: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莫将水位定得太高。
  四、使用节水器具,依靠科学方法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五、遇到身边浪费用水的现象,及时制止;发现水管有漏水等现象,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保护水资源需要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共同努力,国家要健全制度,为有效保护水资源提供保障;立法和司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快水资源立法和执法进程;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使节水意识深入人心。诚然,相对来说,我们中学生能做到的是微不足道的,但“积少成多”,当我们每个人都向前迈出一小步时,社会便向前前进了一大步。相信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为水资源的保护做出贡献后,能看到周围状况的改善,也一定能露出欣慰的笑容。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每一滴水,杜绝浪费,让生命之源永不枯竭,让我们的社会成为“人水和谐的社会”吧!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