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担任升旗仪式旗手是来自 高一(18)班张沅祯。她是一个团结集体、活泼开朗的同学。
今天担任国旗下领唱的是来自高一(18)班的同学们。
高一十八班是一个团结奋进、永不言败的班集体。“走在时间的前面”是他们的班规;“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是他们的班训。在他们的字典里无“困难”二字,无“障碍”之词。他们总是与出众邂逅,与低劣绝缘。
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运动场上,同学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不断超越自己。在书法比赛、中学生商业峰会、英语竞赛等比赛中,同学们表现出自己卓越的才华,多次为班级争得荣誉。
这是一个充满爱心和魅力的集体,同心协力是他们的默契,顽强拼搏是他们永恒的信念,永争第一是他们不变的追求。他们坚信: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成功属于有自信的人!
今天为我们做国旗下讲话的是来自高一十八班的学习委员张子薇。
求知问学,明德修身,守正出新
高一18班 张子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求知问学,明德修身,守正出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对于我们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习总书记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怎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美丽精神家园呢?作为青年学生,我觉得,应做到以下三点:
1.求知问学。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二中,有着无数爱生如子、乐于奉献的名师,有着开放民主、温馨自由的人文氛围。作为二中的学子,我们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求知问学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刻苦钻研,奋发有为;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多思善问,持之以恒。
2.明德修身。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怀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意志,传承厚德载物、“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言”的道德风范,传承克己奉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奉献精神,传承“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格魅力。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等。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大力弘扬忠诚爱国的坚贞信念,勤劳节俭的优良风尚,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3.守正出新。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继承才能发展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要放开眼界,善于自觉地吸收营养,不断提高自己辨别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将好的东西,内化于心。守学问之正,养成严谨的学风;守道德之正,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自觉;守处世之正,为人处世笃守正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守行事之正,扎实做事,不浮不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凝结过去,又承载现在,昭示未来。所以在守正的同时,我们又要出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是我们青年学子必须树立和践行的准则。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进时代、用于实践,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与时代互动,与世界互动,与实践互动,寻求新突破新跨越新发展,成就自己宝贵的人生!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