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的青春
——记“光熠青春”2016元旦文艺汇演外联赞助组的工作点滴
(撰稿:学生会实践部部长 戴慧娴)
今年的9月,我正式进入学生会,接管实践部。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部门,下属的四个社团都是通过周末的社会实践,奔走在马鞍山市里的各个服务场所为市民们提供志愿服务。但直到真正经历今年元旦的外联社赞助活动,我才真正意识到了实践部这个名词的深刻意义。
外联社平日里比较沉默,但每每元旦里的赞助活动非它不可。外联社的社长石竹、各个组员们辛苦地奔走在青春的道路上。从联系合作商、不停地被拒绝、一次次地谈条件,半个月的时间里,外联社的同学们在实践中体验着青春的汗水、青春的奔走,领悟着青春的意义。
副部长汪许健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谈条件、签合同,每一个周末的寻找、奔走,给予我们不同的青春感受。在这里,我们成熟、长大……
为了这次“光熠青春”元旦文艺汇演,团委的老师们和学生会的成员们很早就投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我作为学生会的一员,也努力地为之奋斗着。外联社的赞助任务还是比较繁重的,每个人都不敢懈怠。我们寻找着一切可靠的赞助方,社长带着社员们奔波在各大公司,付出的心血丝毫不少。虽然这些是观看表演的同学们感受不到的,但是我们还是一直努力着,只为让这一次“光熠青春”文艺汇演以最好的面貌呈现给老师同学们。
实践部的成员都为此次赞助活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我们跑过的地方不少,拉过的赞助也不少,但成功的只是少数,但成员们依然没有放弃,我们及时调整了赞助方向,最终一些赞助商对我们的活动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赞助活动也得到了转机。
我们的社团活动,大多数时候更像是工作。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汇,不是问候,不是道谢,甚至不是拜拜,而是“不”,紧接着就是电话挂断的滴声。
总能见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温和,有的严肃,有的会礼貌地说不用,有的直接甩一张不耐烦的脸。我们可以做的只是微笑,说对不起打扰您了。
但是,拒绝也许正是对我们的认可,是将我们视作一个工作人员,认真地考虑利益的要求。我们似乎可以不自量力地认为,他们选择将我们视作人来尊重,而不是视作学生来怜悯。
不管是在外奔波的赞助组员,还是在寒风中坚守的职业体验营的社员,希望这份辛苦可以成为你们宝贵的经验,成为未来困苦时坚持下去的动力。
感谢在苦难中坚持的自己,感谢一起走下去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