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励学 敦行

德育之窗

心理健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心理健康 - 如何健康愉快的度过“高考后”生活? ——给毕业生家庭的一封信

如何健康愉快的度过“高考后”生活? ——给毕业生家庭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4-06-23阅读次数:


2024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对于广大考生来说,高考既是结束,更是新的开始。考生从考前高度紧张到考后突然放松,其心理状态大相径庭、截然不同。因为高考结束后还要经历强基考试、高考查分、志愿填报等一系列事情,所以“后高考时光”要面对的心理考验并不亚于考前。那么,大考之后最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学生和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今天,马鞍山二中心理健康中心就来跟大家聊一聊考试后的心理调适。

一、考后常见心理问题

1.生活节奏打乱,影响身体健康

高考过后,学生的心理负担瞬间减小,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过度放纵的状态。比如沉浸在游戏和网络中,或者频繁地参加同学聚会,甚至染上了抽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此时如不加以节制,则会损害身心健康。

2.考后患得患失,情绪忧郁烦躁

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在等待成绩公布的这一段时间容易焦虑、烦躁、心神不宁,严重的时候晚上还会失眠。对于心理弹性差的学生来说,这种焦虑情绪还可能会持续加重。

3.成绩不尽如人意,内心自我否定

成绩出来后,发挥失常、考得不理想的学生容易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自责懊恼,甚至挫败感强烈,对自己很失望,从而导致无食欲、睡眠差,有的学生还会后悔自责、痛苦不堪。另一种表现较为隐匿,不会出现典型的悲伤和焦虑,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无感和麻木。这两种情况本质上都是一种不敢面对真实情绪的逃避行为,但应激事件后的麻木是一个危险现象,可能会发生一些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需要家庭成员投入更多关爱,去关心呵护他们的情绪体验。

二、考后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1.重视心理健康

家长要营造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给予学生理解鼓励,无论考出什么样的成绩,一定要做到不骄纵、不埋怨、不训斥、不责备,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放眼未来。督促学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安排学生适当地休闲和学习。家长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心理支持和未来职业选择的支持。

2.关注志愿填报

学生和家长一定要参加正规的志愿填报讲座,或向报考的高校招生部门进行咨询,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兴趣、能力特长和专业信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掌握科学填报志愿的方式方法,理性决策。填报什么学校和专业是一个重要选择,问问自己的初心、问问自己的理想,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国家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

3.坚持健康生活

珍惜中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假期,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合理运动。适当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学习一些专业技能(例如计算机编程、软件制图、大学英语等),报考驾照,学习乐器,阅读书籍,积极参加健身运动,主动参与家务劳动,让自己的暑假更加充实、有意义。

4.乐观面向未来

不论成绩如何,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一次考试的结果不能决定以后人生的精彩。新学期会有新生活、新朋友、新环境,不要总是留恋和回忆过去,重新定位自己,适应当前角色,带着一颗勇敢、乐观的心,向未来,再出发!


Top